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大多都是皇帝在生前立下太子,死后太子即位,成为新的皇帝。当然,小编也说了,这只是大多时候,毕竟中国历史悠久,出现几个意外也在情理之中,而在明朝就出现了这样个别案例,还是接连出现的。先有朱元璋虽已经立了太子朱标,却没想到朱标因体弱多病过早的离世,转而朱元璋却并没有从其他儿子中另立太子,反而让朱标次子朱允炆继承大统,这本就不和常规。而朱允炆登基以后,朱元璋四子朱棣又率军从侄子朱允炆手里夺得皇权。
说到朱棣夺权这事,且不谈他的对与错,就谈谈朱棣夺权登基过程中,其中对他帮助极大的一个人,姚广孝。姚广孝本来只是一个出家的僧人,因为他精通儒家、释家、道家三家思想闻名于世。而姚广孝和朱棣的结识,却是因为朱元璋的原因。原来当时明朝国母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便广集天下有名高僧,委派到自己每个儿子身边诵经祈福,姚广孝就是这么被派到了朱棣的身边,并与之结识。
也许真的是天命所归,朱棣自从知道姚广孝的博学多才之后,便将姚广孝引为心腹,并且以军师相称,日后朱棣夺位期间很多重要的决策,无不是与姚广孝商议后的结果。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姚广孝建议朱棣轻装取南京了。因为当时时间紧迫,稍有差池就会落得满盘皆输,姚广孝看透了这个关键点,就建议朱棣不要等待大军开拔,必须在最短的时间赶到南京夺得政权,唯恐迟则生变。而朱棣也正是采取了姚广孝的建议,这才有了日后的大明成祖朱棣。
在朱棣称帝之后,对姚广孝更是委以重任,于私上有将自己的儿子交给姚广孝教导。姚广孝在朱棣执政期间,指导了有关京师的规划,还撰写了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永乐大典》。姚广孝虽身处高位,也没忘了他僧人的身份,也正是他的地位所致,他将日渐衰落的佛教一步步带向兴盛,
而姚广孝在给朱棣挑选陵墓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预言了明朝会在何时灭亡。其实,当姚广孝为朱棣挑选陵墓的时候,是煞费了苦心,因为帝王本就忌讳极多,又必须是风水宝地,其繁琐可想而知。姚广孝也是折腾了两年,才给朱棣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也就是现在的明十三陵所在地万寿山。万寿山其实本名黄土山,姚广孝曾对朱棣言,此地可埋朱棣的万子重孙,朱棣一喜才改为万寿山。
不过作为后世的我们都知道,明朝在崇祯皇帝的手里亡了国,而崇祯皇帝的爷爷正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这么一联系,姚广孝所言的“万子重孙”,不正是预言到了明朝灭亡时间吗?你觉得呢?
文献出处:《明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