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天下初定,但并未天下归心,诸多文人士子对于清政权并不友好。反清复明的口号不绝于耳。所以,清朝统治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缓和民族矛盾,争取天下人心。
明孝陵康熙题匾在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后,把在煤山自缢的崇祯皇帝遗葬但明十三陵,而且清军在入关时打的是为明复仇的口号。顺治帝在位期间,重汉抑满。到了康熙帝在位时,六次拜祭明孝陵。此举不仅收获了明朝遗老遗少的心,而且使康熙帝本人也深受百姓爱戴。
康熙康熙帝为什么要六次祭拜明孝陵?有人说是作秀,为了天下归心;也有人说是为了表现康熙的个人功绩,表明大清远胜于大明。其实这些说法有些片面。康熙祭拜朱元璋的目的有很多,起到的社会作用也是巨大的。
其一,清初,社会并不安定,全国各地均有反清复明的势力,康熙祭拜朱元璋,使得天下归心。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巩固清朝的统治。
康熙其二,康熙帝祭拜朱元璋,是对朱元璋的敬仰之心。清朝历代皇帝,康熙给予朱元璋的评价是最高的。康熙帝认为朱元璋统治下的明朝要远胜于唐宋时期,并亲自题碑:治隆唐宋。康熙也从朱元璋的治国之道中吸取了很多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国思想体系。所以康熙治下的大清王朝也达到了一个强盛的局面。
其三,康熙拜祭朱元璋,意在表功,康熙在位期间,收复台湾;开疆拓土,版图面积大于朱元璋统治下的疆域,所以康熙想向天下人表明大清远胜于大明,康熙强于朱元璋。
尽管康熙帝祭拜朱元璋出于种种目的,但六次祭拜,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也足以看出康熙对朱元璋的尊敬。同是皇帝,康熙可以放下身份去行大礼拜祭朱元璋,也可以看出康熙帝的胸怀远非一般皇帝可比。
明孝陵我并不赞同认为康熙拜祭明孝陵是作秀,因为在康熙祭拜朱元璋时,三藩平定,台湾回归,清朝的江山基本已经稳定,即使不去祭拜,也并没有什么关系。康熙一次拜祭是作秀,可是康熙六下江南,六次祭拜。足以看出并不是作秀。
康熙评价朱元璋况且,清朝皇帝对明朝皇帝的评价都保持客观态度评价。在明朝未灭时,明军因为关外失利,明帝下令挖了努尔哈赤先祖金朝皇帝的陵墓。按理说,清军入关,明十三陵会被夷为平地,但清朝并没有这么做,以德报怨,对明陵妥善保护。
所以说,康熙帝更多是想满汉融合,天下太平,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
本文仅系个人观点,请您在评论区文明交流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