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中的长明灯是用什么燃料,真的可以不灭吗?考古揭示历史真相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盗墓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作,大量的涌现。在这些以盗墓为题材的作品当中,经常会提到陵墓中都有长明灯这种装置。并且将长明灯描写得神乎其神。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长明灯,长明灯是使用的什么样的燃料,真的可以做到长久不灭吗?
长明灯一般是安装在陵墓中,起到照明作用的冥器。它的作用是为了点亮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活动空间。人们希望,长明灯能够在逝者的陵墓内长久的点亮,为逝去的人带来光明。
据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始皇的陵墓地宫内就安装了长明灯。司马迁:始皇帝地宫内,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矣。也就是说,秦始皇的陵墓中安装了长明灯,使用鲸鱼的鱼油制作的灯油。司马迁猜测,使用这种灯油燃烧的长明灯,可以燃烧很长的时间。
现在的科学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它需要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当可燃物或者氧气消耗殆尽的时候,燃烧就停止了。因此即便你准备了再多的燃料,如果没有氧气的参与,在封闭的地宫内,长明灯仍然是不可能燃烧很长时间的。
我们来看一看考古学家是怎样发现长明灯的。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考古学者们在对明朝十三陵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原打算是要设法发掘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但是,当时的考古者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墓道口。无奈之下,考古学者们对十三陵内所有的皇陵进行了踏勘。终于在万历皇帝的定陵宝城,发现了地宫入口的蛛丝马迹。考古学者顺藤摸瓜,打开了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在定陵地宫内,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好几只青花大龙缸。这些青花大龙缸内装满了大量的黄蜡,中心有非常粗大的灯芯。这就是传说中的帝陵中的长明灯。
考古学家们通过灯芯燃烧的情况,判断出在地宫关闭后,长明灯并没有燃烧很长时间。这就充分说明了,地宫如果密封后,没有氧气的进入,长明灯是不可能长久燃烧下去的。
各位网友,您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与小编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