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明十三陵之四神功圣德碑两朝三个皇帝凑在一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4/12/16
在4座华表中间的重檐歇山顶的碑亭就是长陵的神道神功圣德碑。它宽23.1米,高25.14米,四面开券门,是近似正方体的亭式建筑。神道神功圣德碑碑亭碑亭应该是在明朝正统初年,也就是年之前完成的。与现在看到的不同的是,当时的顶部是木质粱架结构。清朝乾隆弘历在年修缮十三陵时,开始打算把所有皇陵的功德碑的碑亭都拆除,使石碑露天,只修建围栏宇墙。但后来还是保留了长陵陵宫内的功德碑碑亭原有制式,把神道上的神功圣德碑碑亭的顶部,按照永、定陵明楼的样式,改为石券顶了。后来经过朝代更替和战乱破坏,现在十三陵内的14座神功圣德碑有4种模样:1、明朝原有的碑亭建制,四面开券门木质粱架结构的顶部:长陵陵宫内的圣德碑碑亭、昭陵圣德碑碑亭(为年修缮的)。长陵陵宫圣德碑碑亭昭陵圣德碑碑亭2、清朝改过的碑亭建制,四面开券门石券结构的顶部:长陵神道神功圣德碑碑亭。神道神功圣德碑碑亭3、石碑露天,四周围栏宇墙:献陵、裕陵、茂陵、定陵、庆陵的5座圣德碑。定陵圣德碑4、石碑露天,四周无任何建筑:景陵、泰陵、康陵、永陵、德陵、思陵6座圣德碑。永陵圣德碑所以说,神道上的神功圣德碑碑亭是唯一石券顶的碑亭了!碑亭里的神功圣德碑是高7.91米的整块青石雕成。碑首是6条高浮雕首尾交错、头部下垂的螭龙,碑下是一只昂首远望的大龟,龟的脚下是刻有水波海浪的长方形石台。碑首的正面是篆书刻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身正面是楷书刻的明洪熙朱高炽为其父亲永乐朱棣撰写的碑文,书法则是出自明正统年间的书法家程南云之手。全文都是对他父母的一生的歌功颂德,内容上没有什么新意,难能的是用散文和四言诗歌的形式洋洋洒洒地居然写了个字!正面明朝碑文这个碑,在年的清朝修缮十三陵之前,一直都保持着这个样子。年,乾隆弘历为了让后人知道,自己给前朝皇帝修陵了,特意作诗一首《哀明陵三十韵》,亲自用楷书书写,并刻在了这座碑的背面。背面清朝弘历到此一游过了2年,修缮完工后,弘历以工程款项作诗,用行书刻在碑的左侧。左侧弘历再次一游年,弘历的儿子嘉庆颙琰,在继承皇位后的第九年,在碑的右侧用行书写了一篇《谒明陵纪事》,叙述了明朝亡国是因为明朝皇帝“不勤政、贪图晏安,以致荒废朝政”。右侧颙琰的到此一游如果说乾隆弘历这个“十全老人”还有资格批判前朝负责人,那他的继承者,一个“懒惰”的勤奋者,一个“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的平庸天子,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头论足呢?至此,这座明十三陵中建制最大的、唯一的一座石券顶碑亭,庇护着这个陵中最大的、由两朝三位皇帝凑在一起写的碑文的大石碑出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