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之内曾出土一件特殊的金匙箸瓶,其内部既有一双筷子又有汤匙,可奇怪的是,考古专家却否认了它们是餐具的结论,它真正用途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陵墓,朱翊钧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在明定陵中,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即孝端显皇后与孝靖皇后,其位置坐落于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是建于~年的一座重要帝王陵墓。
年时,一位郭姓专家向上级请示,要求展开对明定陵的发掘,在征得同意之后,郭姓专家带队,展开了对定陵的考古发掘行动。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专家发现定陵的地下宫殿十分奢华,占地面积也十分巨大,陵寝内保存较好,并无水浸或被盗痕迹。从定陵的发掘结果来看,定陵地下宫殿共出土各类器物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除此之外,万历皇帝的尸体虽然腐朽,但身体骨骼结构却仍存有痕迹,甚至其本人的尸身还被摆出了七星北斗的姿势,用以保佑子孙多福、江山万代。当然,考古专家们也称,明定陵内出土的皇帝与皇后金冠等等的文物,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为考古界研究古代衣冠礼仪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万历皇帝墓室的侧室之内,考古专家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文物,名为金匙箸瓶,它是一个用纯金打造的瓶子,其高约30厘米,直径为10厘米,瓶身为广口细腰状,上方安置有两个特殊的耳朵。有趣的是,在瓶子的中央位置,插着一双纯金箸,也就是纯金打造的筷子,耳朵上还分别放置有两个勺子,但从形状上来看,勺子的头部是扁平状的。如果从常理上来推断,既然瓶身上有筷子与汤匙,它显然就是一套餐具。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皇家的生活本身十分奢侈,故此,使用纯金的餐具也无不可。可事实果真如此吗?考古专家却对此持不同意见,因为从实用角度来看,金筷子虽然豪华有档次,可其重量实在太重,根本不适合用餐,而汤匙的头部也是平的,完全不能用于盛汤。正是因为如此,它们虽然是筷子和汤匙的造型,却并非是人们想像的餐具。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金匙箸瓶并不是餐具,那么它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对此,考古专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金匙箸瓶的出现,源于古代盛行的香文化。熏香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特有的一种文化,在礼仪规范中,香拥有诸多用途,如会客时使用的熏香,修炼时使用的火香,以及驱蚊虫使用的蚊香等等,都是古代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曾提到过炉瓶三事,其本身指的就是三件焚香用具,即香炉、香盒、匙箸瓶。香炉与香盒司空见惯,我们暂且对其忽略,主要谈谈匙箸瓶。
在宋人陈敬所著《陈氏香谱》中曾写道:和香取香总宜用筯,夹取炭火、埋炭堆灰,也就是说,在古代的时候,香薰的形状多为球状,故此需要夹取,正因如此,才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小筷子,方便向香炉中加入香料。有趣的是,除球状香薰之外,还有一种呈粉状的香薰,故此也需要使用平底勺子盛装。《宋史舆服志六》记载称:又有香炉、宝子、香匙、灰匙、火箸、烛臺、烛刀,皆以金为之文中确凿的证实了金匙箸的用途与功能,也间接介绍了古人的生活很精致。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小小的一个熏香,古人就能发明出如此多的工具,简直超乎我们的想象,其对于生活的态度,绝非我们粗枝大叶的现代人可以想象。同样的道理,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我们应该努力将生活过得舒适一点,不能辜负了生活的美好,以及这个伟大的时代。
参考资料:《香史》黄彬著吉林出版社出版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