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0日(农历五月初八),明十三陵开始营建。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自永乐7年即年6月20日修建“长陵”始,到清顺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时间长达余年。按陵墓建造的先后顺序,十三陵其陵墓名称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在整个陵区中一共埋葬着13位皇帝、23位皇后、一位贵妃和数十名殉葬宫人。十三陵的陵区内还建有妃子墓7座、太监墓一座和行宫、园囿等附属建筑,全部陵区面积达公顷。明朝16个皇帝,有13个葬在十三陵,明太祖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建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为孝陵。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在叔侄争夺皇位的战斗中下落不明,没有陵墓。
到第三代皇帝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死后葬在距北京城区50公里的昌平县天寿山下的长陵里。从朱棣起,至末帝毅宗朱由检止的14位皇帝,除景帝朱祁钰因英宗复辟死后葬于京西的金山之外,其他皇帝都葬在十三陵。
皇帝建陵选址最讲“风水”。十三陵所在地被认为是风水宝地。明朝永乐年间,江西术士廖均卿说昌平北有“吉壤”,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当朝皇帝朱棣决定在此建造陵墓,并改黄土山为天寿山,于年6月20日开始修建长陵。
明十三陵的首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开国名将徐达之女)的合葬墓,长陵。
永乐五年,皇后徐氏去世,朱棣经过慎重考虑,没有在南京建陵安葬,而是派礼部尚书及“江西派”风水大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风水宝地。这人死之后,请风水大师选一个好点的地方埋葬,在中国很早就已经出现并流行了。
古书《仪礼》中就有这类记载,说:“土壤有厚薄,水泉有深浅,故必须相地之可葬与否,而后经营之也。”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此时看风水,考虑的还主要是地下水位、地气、土质等自然因素,是否关系到棺木、尸体能否较长时间保存的问题,还没有涉及到和子孙后代的关系。
一直到秦汉之后,随着风水、相宅之风的盛行,这才开始掺进了很多迷信的成分。这种迷信色彩的加重,使得很多相信风水的人认为,墓地选址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的人生。此时,一套风水学理论已经形成,并且重在五大要素上,即:龙(法)、穴(法)、砂(法)、水(法)、向(法)。
各法均有自己的功能和规矩。比如砂法就是泛指墓穴环卫诸山,隶属来龙之主山,比喻君臣之道,“砂为臣道,垂头伏行,布秀呈祥为佳。远则为城廓,近则为案几。八风以之而卫,水口以之而关。”另外,这五要素中的水法也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才会有“以水证穴”、“以砂证穴”和“因形觅穴”的要领。
后来到了东晋时期,真正名义上的风水学鼻祖出现了,他就是郭璞。其风水学著作《葬书》全文虽不到两千字,却将风水学说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书中有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言其事艰。又云:“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而作为墓穴,能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这些条件,就算是上上等的宝贵之地了。
郭璞所说,有些神秘和玄的东西,外人一般难以看懂,但这并不能说就是封建迷信,也还是有部分科学成分的。抛开这些玄乎其乎的具体细节,仅就所规范的大框架来看,其实就是指靠山临水、枕山面水、背靠山峰、面临平原,视野开阔之地。
别看这条件看起来很容易,可真正找的时候就该头疼了。比如开头提到的朱棣让“江西派”风水大师廖均卿等人为徐皇后找墓地的事,他们足足在北京四周跑了两年多,这才好不容易找到几处可供挑选的地方。
据说廖均卿最先找到的是南口外的屠家营,但因为皇帝姓朱,朱和猪同音,朱棣认为猪一旦进了屠户的家,除了被杀绝对没别的好事,所以没同意。于是他们又选了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按理说羊和猪可以相安无事地各自生活,可山后边却偏偏有个村子叫“狼儿峪”,这猪的旁边有狼时刻盯着,自然危险异常,所以也没能被采纳。接着,他们又找到了京西的“燕家台”,可朱棣又觉得“燕家”和“晏驾(古时帝王死亡的讳称)”是谐音,不吉利,又给否定了。
后来,廖均卿又将京西潭柘寺的绘图呈给朱棣看,朱棣认为此处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空间,也没能入选。就这样,一直到了永乐七年,廖均卿才又在京北昌平县黄土山下选中陵地,并由朱棣亲自看后拍板决定下来,改黄土岭为万寿山,并在万寿山下建造陵墓,取名为长陵。
之后,其子孙除个别情况外,但凡登基称帝者,均在此建陵,一直到大明帝国灭亡,以崇祯皇帝终结,共建陵园十三座,这便是我们现如今所看到的明十三陵了。
智库认为,十三陵的陵园广袤宽阔,燕山余脉自西北逶迤而来,成为天然屏障;几股河水在平原交汇后,缓缓东去。这里山峦起伏,林木苍翠。因为陵园地处京北要冲,北通要塞黄花镇,西达居庸关,东接蓟、辽,其位置犹如京北门户。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新中国成立后,对长陵、景陵、永陵进行了修整,年,又在定陵建成了博物馆,现在,十三陵地区已成为现代化旅游胜地,也是我们智库的收藏宝地。(注: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古历小军”:明十三陵选址的风水要素)
喜欢,就点右下角的“在看”,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