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基时百废待兴,但洪武二年景德镇烧造官窑之事还是提上了议事日程,只不过当时之需仅限于祭祀用器。
随着时局稳定,宫廷需求增加,在洪武中后期,朝廷不断颁旨,命令景德镇烧造各类器皿。
明洪武青花穿莲夔龙纹高足杯-台北故宫
洪武一朝瓷器上出现的龙纹极具时代特点,形象颇为费解。
上海博物馆藏洪武青花春寿龙纹梅瓶,体态一如元之旧样,但头部变化很大,呈圆形猫脸,俗称猫脸龙。
此类龙形象还在洪武釉里红梅瓶出现过,其头部特点均为角软无鬣,圆脸猫睛,十分奇特。
洪武一朝31年,与后世永乐间隔不远,而洪武之龙与永宣之龙大相径庭,
尤其洪武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似刻意而为,仅灵光一现。
明洪武青花春寿龙纹梅上海博物馆藏
凡文化现象必定有其原因,只是后人未必能够充分解释。
洪武猫脸龙的文化缘由,显然是一个动荡变革时代的产物。
历史上在改朝换代初期,多有尝试性的改革,需要传达新政权的信息,猫脸龙是否在传达某种信息也未可知。
洪武釉里红龙纹双环耳瓶
明朝瓷器上的龙纹最凶猛的就是紧随其后的永宣两朝。
洪武时期另有一类龙纹作品形象与之接近,从道理上讲时间也应与之接近。
这批洪武晚期的官窑瓷器,龙纹概念清晰,无论模印还是描绘,形象上与永宣纹样相差无几,
例如故宫博物院藏青花云龙盘,大英博物馆藏外酱釉里霁青印龙纹盘,这类瓷器以品质论为官窑无疑,
龙纹形象与猫脸龙明显有异,具备了中规中矩的龙之形象,从另一角度反衬了猫脸龙的诡异。
明洪武青花云龙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随后的永宣时期,龙纹作品大增,形象日趋完善。
最为典型的是青花大器上的表现。
故宫博物院藏永宣时期的青花云龙纹天球瓶,青花穿花龙纹扁圆瓶,
景德镇永乐地层出土的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龙之形象生猛,通身粗壮,四肢强健;趾甲较之元龙缩短,形如匕首;
龙首饱满,张嘴龙上颚翻卷如象鼻,闭嘴龙嘴钝如猪,俗称猪嘴龙;
眼侧如比目,角齐如刀切,极少分叉;
鬣毛丰满呈球状,怒发冲天,排列整齐;
总之一派勃勃生机,反映出明初永宣时期的国力与国势。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景德镇珠山出土
宣德青花龙纹作品常见小件,碗、盘、洗一类,由于形式所限,
龙纹姿态不一,居器物正中心者最为生动有力,
如台北故宫藏宣德青花海水龙盘,龙腾空而起,身呈三弯,前肢反肘,龙首反顾,五爪呈风车状,是为永宣时期力度最大者。
明宣德青花波涛龙纹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永宣时期龙纹形象为历史最为厚重时期,
前期永乐龙纹不可避免地残留元代龙纹的痕迹,
比如三爪流行,不见五爪;
而后期宣德,继承了永乐的总体形象,只作了小处改进,
比如五爪呈风车状。
经统计,带宣德年款的龙纹作品基本以五爪为主,罕见三爪,
由此可见瓷器纹样的演进过程。香港/澳门春拍藏品征集壹八肆柒伍伍柒柒肆九八Mr夏古董古玩鉴定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