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图片 >> 正文 >> 正文

明朝亡了,清朝替明守墓清朝亡了,民国替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6/4
北京医院痤疮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78725.html

话说年明朝覆灭,清兵入关,入主中原的第一帝顺治皇帝,不仅没有破坏明朝皇帝的陵墓,反而派兵严加守护,才使得十三陵保存较好。并且,他们安葬了吊死在煤山的崇祯皇帝,给崇祯皇帝在十三陵的思陵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安息之地,也派兵进行了守护。可见,这清朝皇帝对于明朝皇帝还是不错的。

风水轮流转,年之后,清朝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冲击下,奄奄一息,袁世凯趁势逼宫,溥仪不得不下诏逊位。为了保护祖宗的陵寝,清朝皇室在退位前,与当时的南京政府谈判,签定了《清室优待条件》,在《清室优待条件》中要求南京政府做到:

“皇室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共和国选设卫兵妥慎保护。”

也就是说,新生的政权必须派士兵保护清朝皇室陵寝,南京政府也答应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新生政权都愿意为前朝守墓,而不是将旧的一切都摧毁掉?

这里面有许多复杂的原因。

原因之一:中国人的祖宗观念非常浓厚

古人对于祖先无比的敬重,祖先死后,作为祖先灵魂的栖息处就有很多,比如陵寑,太庙,以及各种长生牌位的供奉。还有相当多的祭祀的活动与礼仪与之配套。

正因如此,“挖祖坟”成为了敌对双方的一种斗争方式,比如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淮北盱眙后,把朱家的祖陵——明祖陵破坏得乱七八糟,崇祯皇帝十分恼火,也派人去挖了李自成的祖坟;李自成为攻下北京后,又派兵攻打十三陵,企图“尽掘十三陵”,因遭强烈抵抗而作罢。最后的结果,崇祯在煤山自杀,李自成败于九宫山,都没有好结果。

既然“掘祖坟”没有好结果,那么清朝也不想掘别人的坟,以免“冤冤相报何时了,最后临到自已身上了”。

原因之二:稳定人心非常的重要

任何一个新的朝廷或政权,都难免会大量接收前朝旧臣,因为这些前朝旧臣们,熟悉治国之道,在新旧交替之际,少不了他们。既然少不了他们,那么,你就要安抚他们的心。如果你把前朝皇帝的陵墓给毁了,他们表面上不说,心里面一定会对你有成见,觉得你心胸狭窄,恐不能容人,自然会有戒备之心。

除了旧臣,百姓也是一个方面,百姓们最喜欢拿前朝与后朝相比较,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不喜欢杀戮心重的执政者,也不喜欢掘人祖坟的执政者。最喜欢的,是像刘备一样的仁慈长者。

原因之三:守护陵墓,就是保护文物、保护财富

历代王朝的陵墓都会埋有大量的珍宝文物,此珍宝文物属于国家所有;派兵守卫,实际上就是在保护财富。从这个方面来讲,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都有一定的积极性。

尽管清朝政府与民国政府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封建性质,后者是资本主义性质,但民国政府自年4月之后,已不在孙中山掌控之中,落到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推行的是专制独裁统治。由于局势动荡,清皇室陵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年遭到了孙殿英的疯狂盗掘,损失惨重,这是后话。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告知删除;本号内所有文字皆为史书雅读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人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将由维权骑士代理一切侵权事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