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总称,依次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照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明孝陵。第二位皇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攻打南京,战后建文帝失踪,故没有陵墓。第七代皇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被俘,而继承皇位。英宗被瓦刺放回后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钰被以“王”的身份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16位皇帝有2位皇帝葬在别处,1位下落不明,其余13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永乐五年(年)七月,皇后徐氏去世,明成祖在南京命礼部,工部等在北京周边,寻求“风水宝地”,最后江西术士廖均卿得“吉壤”于昌平黄土山。永乐七年(年),朱棣亲临,随即改“黄土山”为“天寿山”,征调山东,山西,河南,浙江,北京布政司,直隶府州县民夫,工匠来此营建陵寝。天寿山山形如龙,绵延数十里,山势自西北折向东南,呈三面环抱,开阔的南面又有少量远山呼应,山下平坦之地有数条山溪河道流经,作为陵址,天寿山具备藏风聚气的环境特征,“山环水抱必有气”的风水格局可以保佑帝王万世兴旺。明永乐十一年(年),长陵告竣,皇后徐氏棺椁便有南京迁葬于长陵,永乐二十二年(年)七月,朱棣在北征回师途中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境内)。十二月葬于长陵,其后,自明成祖长陵开始兴建,直至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经历余年,最终形成了一个以长陵为中心的明帝陵寝区,统称为明十三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