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占地面积四十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寝建筑群,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辖区内自然景观幽美,文物古迹荟萃。年明十三陵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年明十三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一个完整的风景名胜区又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朱棣)、献陵(明仁宗朱高炽)、景陵(明宣宗朱瞻基)、裕陵(明英宗朱祁镇)、茂陵(明宪宗朱见深)、泰陵(明孝宗朱佑堂)、康陵(明武宗朱厚照)、永陵(明世宗朱厚熜)、昭陵(明穆宗朱载垕)、定陵(明神宗朱翊钧)、庆陵(明光宗朱常洛)、德陵(明熹宗朱由校)、思陵(明毅宗或明思宗朱由检)。明朝年开国,年灭亡。历经年,传承十六位皇帝。那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呢?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史称“景泰陵”。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明代的皇家陵寝:
名称
地点
地位
明皇陵
安徽省凤阳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
明祖陵
江苏省盱眙县
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
明孝陵
南京市玄武区
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明东陵
南京市玄武区
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懿文皇太子、明兴宗康皇帝)的陵寝。
明十三陵
北京市昌平区
明朝埋葬帝王最多的皇陵,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景泰陵
北京市海淀区
明英宗弟弟代宗朱祁钰之陵园。
明显陵
湖北省钟祥市
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
(图文源自网络侵权删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