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图片 >> 正文 >> 正文

线上middot讲座中国古代墓葬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7/14
守护国保/传承文化

什么是陵寝

辽叶茂台七号墓

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规模巨大的陵墓,以及用来供奉、祭祀、朝拜的建筑,就是所谓——陵寝。

清东陵

陵寝作为推崇皇权和加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由于推行“事死如事生”的礼制,所以“陵寝”是按照帝王生前所居的宫廷格局设计的,又是按照当时礼制的需要而规划的。

金马村砖雕墓

///

陵寝的发展

陵寝的发展

从战国时代开始建设“陵寝”起,下迄明清两代,陵寝制度已有二千几百年的历史。陵寝的建设方式,是随着供奉、祭祀、朝拜的礼制的变化,而不断有所变革的。

金平定西关村M1壁画墓

它发展成为明十三陵,清代东陵、西陵那样的布局,有一个长期发展变化的过程。

明孝陵///01先秦到西汉

秦始皇陵

从先秦到西汉,陵园中设有“寝”,如同活人一样,陈设有生活用品、家具和卧具,并住有宫女,如生前一样侍奉。

汉武帝茂陵

有的还设有游乐场所,如汉武帝茂陵设有白鹤馆、驰逐走马之馆及西园等。

汉景帝阳陵///02东汉南越王墓

东汉开始每年定期举行“上陵”的朝拜祭祀仪式,于是扩大“寝”的建筑,既用来日常侍奉,又用来定期朝拜祭祀。

曹操高陵///03唐代

唐乾陵

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寝制度曾经一度衰落。到唐代,又有进一步的扩展,既设有举行“上陵”礼用的“上宫”,又有供日常侍奉的“下宫”。

唐乾陵///04明代大明十三陵

到明代,取消日常侍奉,废除“下宫”,而重视定期“上陵”礼制,扩大享殿建筑,形成三进院落的陵园规模。

明十三陵分布图

从东汉到明清,陵园南门外大道(即所谓“神道”)两旁陈列有石刻群,用来表示皇帝的威严,其中人像和动物像的品种历代也有许多变化和发展。

明孝陵石像生///05研究意义

西夏王陵

各个时期陵园中的房屋和陈设,都是反映当时建筑技术和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

中国历代帝王之所以重视陵寝(陵墓及其附设“寝”的建筑)的建设及其朝拜祭祀的礼仪,无非是作为推崇皇权和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一种手段。

尽管这种陵寝制度只是为了朝拜祭祀已故帝王而设置的,但是它的起源和演变,是和当时社会的变革、政局的变动息息相关的。

辽太祖陵及奉陵邑///

关于帝王陵寝的好奇

汉文帝霸陵

关于古墓的话题

一直伴随着大家的猎奇

就像去年年末国家文物局确定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也不禁让我们好奇秦汉陵墓和明清陵墓有何区别黄肠题凑为何被后世放弃

西汉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与马王堆墓只是因为运气好而没有被盗吗中国的陵墓从早期竖穴到晚期横穴从不封不树,到封土堆和陵前墓道是因何演变的呢

汉高颐阙

历史讲坛全新系列讲座

《中国古代墓葬建筑史》

将带您通过第一手的研究

从秦始皇陵到明清帝陵的建筑形态以及发展了解陵墓的发展历程

辽叶茂台七号墓

从建筑学、艺术史学的方法读懂古人营建陵墓的意图回答一些史书未必记载的灵魂拷问陵墓是墓主人最终的归宿吗

佛教到来前,古人相信轮回吗

汉水泉坝一号墓

///

讲座提纲

第一讲:不封不树的最远古状态——先秦陵墓

第二讲:事死如事生思想的提出——秦汉陵墓

第三讲:舶来还是国货——从埃及到四川崖墓

第四讲:仪仗护卫——陵墓地上建筑的形成

第五讲:佛教祆教——南北朝陵墓

第六讲:因山为陵——隋唐墓葬

第七讲:五音姓利——宋辽西夏陵墓

第八讲:室内室外——金元壁画墓

第九讲:皇家工程——明清皇陵

///

文化讲师

CW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博士

北京某高校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建筑发展以及藏传佛教建筑历史

报名咨询

全九讲:88元

三人团购价:68元

扫码购买课程

年5月27日首讲

每周更新2讲

售后说明:

1.本讲座为付费订阅产品、可无限回看。2.本产品为虚拟内容,一经购买无法退款,敬请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