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明朝共有帝王16位,为何只有明十三陵呢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9/20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72.html

明朝共有帝王16位,为何只有明十三陵呢?明代帝王的陵寝坐落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自永乐7年,公元年5月开始做长陵,到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入葬思陵为止。期间多年,先后修建了13座帝王陵墓,埋葬了大明王朝的13位帝王,所以称之为明十三陵。

可是问题就来了,史书记载明朝自建国以来共立帝王16位,而且各个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帝,那么为什么明代帝陵当中只有十三陵呢?另外三个皇帝的陵墓在哪里呢?

没有葬入明十三陵的有三位皇帝。第一位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是开国皇帝,陵墓不可能没有,只不过他的陵墓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称为明孝陵,那为什么他的陵墓如此独树一帜的没有归入十三陵之内呢?主要是因为大明王朝在建立之初将南京设为了首都,当时称作应天府,公元年,朱元璋南京称帝,定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建立大明王朝逐渐稳定之后,朱元璋也有过将首都迁徙的念头,还曾经派自己的皇太子朱标代替自己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朱标还没有勘察完所有的地区,就不幸的早于朱元璋去世了。之后朱元璋就把太子朱标葬在了现在的明孝陵东侧。朱元璋因为朱标的离世,迁都之心也受到了打击,再加上当时他已经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了。古人常言:“人活七十古来稀”,60岁的朱元璋已经没有了迁都的时间和精力。在公元年登基15年的朱元璋失去了他相濡以沫的妻子马皇后,马皇后也埋在了孝陵,从儿子到妻子的过世让年迈的朱元璋深受打击,并且两个人都葬在了孝陵,为了死后不孤独,朱元璋最后还是选择了葬在南京,来陪着他的儿子和妻子。

没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第二位皇帝就是朱允文,朱允文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没葬在十三陵之中。因为朱允文登基之后,害怕藩王权利日益增大,他就产生了削藩的念头。也正是因为这次削藩得罪了很多权贵,其中就有他的四叔朱棣,朱棣曾为朱元璋驻守北边边防,他不甘心自己被削翻,起兵谋反了。这一次起兵谋反,在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朱棣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杀入了南京皇宫,靖难之役之后朱允文下落不明。而朱棣在南京称帝是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允文下落不明,这一点让朱棣是一直耿耿于怀,毕竟他的皇位的确是靠谋权篡位得来的,而对于生死未卜的朱允文,朱棣是不可能会在明十三陵给他安排陵墓的,因为只要安葬了朱允文,那么他谋权篡位这件事就永远会被人揪着不放,当然这是后话了。因为没有人知道朱允文去了哪里。朱允文最终葬身何地,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在历史上针对朱允文的结局有说法说燕王朱棣在攻入南京之前,朱允文在皇宫当中就被烧死了,不过这一说法缺乏有力的证据。而另一种说法是朱允文逃到了海外,甚至郑和下西洋都和寻找朱允文有一定的关系。

没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第三位皇帝朱祁钰。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他不仅是名正言顺登基,而且还曾救大明王朝与水火之中,朱祁钰也是在首都迁到北京之后,唯一一个没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话说在明朝正统14年,公元年的8月31号,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被俘,这一件事情举国震惊。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等人就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代宗继位之后展现了优秀的政治才能,如果不是他继位,而是明英宗的儿子继位。那么国难当头,幼主临朝,大明恐怕离亡国也就不远了。但是朱祁钰虽然在土木堡之变之后成为皇帝,也得到了皇太后的官方认证。但是后来他迫于压力,又把明英宗朱祁镇迎接回朝,可是有两个皇帝这可怎么办呢?谁又想把皇位拱手相让。所以在明英宗朱祁镇回朝之后被封为太上皇,但是却被软禁在南宫。

一年之后,朱祁钰大病,那么这个时候朱祁镇发起了反攻,又重新的夺回了皇位。明英宗重新登基,登基没多久,他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就去世了。而对于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有大功的朱祁钰在去世之后,不仅被抹去了庙号,谥号也被视为“戾”,就是一个户口的户字下面一个犬字,这个戾被抹去帝号之后,也就代表着他没有资格被葬在皇陵,只能按照亲王的葬礼来安排,最后朱祁钰被葬在了北京西山景泰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