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历史上的今天1615年5月30日,苏州砍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1/28
北京治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文/笔谈

(《大明嫔妃》中的朱常洛)

笔谈,《阅读悦读》签约作家。

有些历史人物,默默无闻,却弄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至今仍记载史册。你永远也不知道历史的长河里会注入什么样的事儿,什么样的人。

一、梃击案

明万历四十三年,苏州男子张差,持枣木棍闯人皇太子朱常洛所居住的慈庆宫,进门便打,击伤了守门太监李鉴,待冲到殿前的廊槽下,被内持抓获送交东华门守卫指挥朱雄收禁。张差也因此出了名,本来一直平淡无奇,默默无闻,却一下闹出个大新闻,风头大起。

张差是蓟州井儿峪人,靠砍柴与打猎为生。在进宫前一个多月,他在济州卖完货後,赌钱输了,心情正在低落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位老太监,老太监见他孔武有力,端详半晌,觉得有用武之地,于是上前招呼张差。

(以下为一组《大明嫔妃》图片)

张差心想,这宫里的人招呼自己为何?见他只有一人,也就跟着他来到茶楼。老太监笑着对张差说见他是有福相的人,想与之结交,然后介绍宫里有地位的大太监给张差认识。张差心想,该不会是要我进宫吧?他可不想被阉。

结果大大出乎意料,这两位太监每天大鱼大肉供着自己,言听计从,也不说事儿。但是他知道,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迟早会有麻烦事儿上门,他是一个讲义气的人,这两位太监对自己不薄。

在某天,他喝醉了酒,对两位太监说:“两位大人,有何吩咐只要是我张差能办到的,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两人见时机已到,相视一眼,趁着张差酒劲头上来,将一根枣木棍交予他。然后带他到慈庆宫,嘱咐进宫後见人即打,尤其见到穿黄袍者。老太监还说,如打死穿黄袍者,重重有赏,如被人捉住,他会出手相救。

张差胆子极大,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伤及守门官员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内官韩本用将持棍男子抓获,宫内才平静下来。事发过后,张差供认系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郑贵妃为免心腹受罪,向皇帝哭诉。

但是太子差点遇害,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皇帝无奈,说这件事最好是你向太子争取谅解。郑氏跪拜太子,太子慌忙回拜。最后,神宗与太子不愿深究,以疯癫奸徒为罪名,杀张差于市,由于人证消失,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万历四十三年(年)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

张差梃击案背后主使是不是郑贵妃已无定论,也有人怀疑是太子自演自导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借此陷害郑贵妃。而梃击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无人知晓了。梃击案遂成为晚明三大疑案之一。

明神宗皇后没有子嗣,众多嫔妃中对郑氏尤为宠爱,万历十二年被晋封为贵妃,产下皇二子朱常溆,可惜夭折。皇帝对她宠爱不减,万历十四年正月初五生皇三子常洵。随后郑氏便晋封为皇贵妃,并借机乞求明神宗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自己则做皇后。两人写下合同,在道教庙宇中立誓。神宗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政治危机。

明神宗专宠郑皇贵妃,迟迟不立太子。朝中大臣纷纷猜疑,担心郑氏谋立皇三子,损害国本。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明神宗搁置不管,仍旧宠爱郑氏。

为了平息皇储争议,万历二十九年十月,皇帝终于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整治另外“东林党”。

二、一月天子

年一天,朱翊钧临幸了一个宫女。本来这种事情,内侍要记录相关的年月以及赏赐的物事,可是皇帝对自己做这件事却不愿提起,因此也就没人敢过问。宫女是慈宁宫的,姓王。

当时,王氏已经怀孕。李太后叹了一口气说:“哀家老了还没抱孙子,如果她真的生了个男娃,母以子贵,又何必在乎她原本的宫女身份?次年四月,王氏被封为恭妃。八月,产下皇长子朱常洛,朱翊钧对这个儿子不是很上心。

朱常洛(年8月28日―年9月26日),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

明神宗驾崩后,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

泰昌元年(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进献红丸,自称仙丹。

明光宗朱常洛服下后,病情稍缓,暖润舒畅,直呼:“忠臣!忠臣!”于是下午三时复进一丸,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

泰昌元年(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史称“红丸案”,终年38岁,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庆陵。

事发后,朝臣议论纷纷,礼部尚书孙慎行、左都御史邹元标、给事中惠世扬等弹劾郑贵妃内侍太监崔文升、李可灼二人弑君。大学士方从哲从中调解,认为李可灼有功应赏银五十两。御史王安舜认为“先帝之脉雄壮浮大,此三焦火动,面唇紫赤,满面生火,食粥烦躁。此满腹火结,宜清不宜助明矣。红铅乃妇人经水,阴中之阳,纯火之精也,而以投於虚火燥热之疹,几何不速亡逝乎!”天启二年(年),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戍。

但是,朱常洛真正的死因其实和他纵欲不无关系,以前被压迫太长时间,当了皇帝之后,八方臣服,以前一直不敢做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难免会有点过火。

一月天子,朱常洛也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

许多寻常百姓磕破了头,也求不来这一个月。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