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选择帝王陵寝都要考察哪些方面明朝的十三陵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5/17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西北昌平区的天寿山南麓,一直倍受明朝皇帝的钟爱,这其中的原因要从明成祖朱棣说起。

明成祖朱棣

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之后,就开始着手操办自己的身后之事了。然而,就在最初选址的那一步,也就是第一步,就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明成祖本人比较相信风水之说,因此,对于陵墓的选址斟酌再三,一波三折,迟迟都不能找到令其满意的地方。

风水之象

朱棣选择了很多地方,也因为种种原因最后确定了天寿山。

据野史上说,当年朱棣特地派了一名风水大师去查看测验,最初的时候风水师的建议是把陵墓修在一个叫做“屠家营”的地方,但是朱棣考虑到“朱”姓的原因,“朱”与“猪”是同音字,进入了“屠村”,除了被吃掉,还能有好的结果嘛?因此,这个提议被否决了。

明十三陵全景

后来,也考虑过京西潭拓寺周围,但是朱棣认为此处地形狭窄,山高谷深,可能会限制子孙后代的发展,甚至会不利于朱家后代的发展。

天寿山周围

之后,有人提议,选择怀柔的羊山脚下,可最后也被否定了,因为这座山的山脚下有一个叫做“狼儿峪”的山村,寓意不好。

天寿山近景

最后选定了昌平黄土山这块地方,在勘察的时候发现这座山的前面有一个叫做康家坟的村子,西边是橡子林,东面是一条清澈的河流。

这样的地形,简直就是风水宝地;正逢敲定这块地的时间与朱棣的50岁大寿是同一天,就赐名这座山为“天寿山”。

自然景观

对于朱棣来说,风水之象只是一种要求,自然景观也要美观,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朱家的皇家威仪。

天寿山,自然环境幽静,于青山的怀抱之中,中间开阔,更有河流流经,而且,每个陵墓所在的位置都是背山背水,就好像是被保护环抱一般,无论是在远处仰视,还是站在高处俯瞰,自然景观都让人赏心悦目,而且这样的地形地势彰显了帝王陵墓的肃穆庄严宏伟的气势。

古人一直都很重视玄学的重要性,对于风水之说,更是深信不疑,而且现在的很多人也是如此,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朱棣选择在天寿山南麓建造十三陵,风水之象是主要的原因。

天寿山南顶

另外,十三陵的门在南端,门的两端是“蟒山”和“虎裕山”,就像是一龙一虎在守着十三陵的大门,也符合五行中信奉的“左青龙右白虎”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能满足朱家子孙繁荣的愿望。

可能,朱棣给后代们传输的理念比较深厚,因此朱家的后代也把这块土地视为风水宝地,才导致了明朝的十三个皇帝都愿意选择在此建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