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郭沫若为什么热衷皇陵挖掘这座皇陵可能藏有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4/13
中科医院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617/4640698.html

许多读者朋友都知道,郭沫若郭老先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位考古学家。作为一名考古学者,他对发掘古迹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建国之后,郭沫若曾想就近发掘北京明十三陵中永乐大帝朱棣的长陵,但因条件限制,最后选择了万历皇帝的定陵先练手。

建国以前,郭在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在当时是无出其右的。凭借这些研究成果,他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正因如此,郭沫若才会热衷于考古发掘,因为这是他的专业之一。毕竟,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盲是不会对考古感兴趣的。

一回国,郭沫若就成了一个学者,而他的重点工作就放在研究陵墓上。美其名曰研究皇室的墓葬风俗,其实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最可恨的是,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许多皇陵文物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郭沫若先生在后来陕西打算挖掘唐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乃至秦始皇陵的时候,袖子都撸起来了,无奈总理为长远计,枪毙了这个计划。于是郭沫若先生心心念念的《兰亭集序》与秦始皇陵的辉煌,只能在梦中相见。

众所周知,明定陵的挖掘,就是郭沫若的一再坚持和主张,于公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的历史,万历皇帝的陵墓作为了挖掘的对象,于私可能也是为了见证皇陵的浩大以及众多琳琅满目的陪葬品,这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而言是致命的诱惑,郭沫若可能就是公私一体了吧!

定陵挖开后,大量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间灰飞烟灭,令人痛心不已。按理来说,作为这次挖掘皇陵主要的责任人,郭沫若应该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可是事实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人们对于他的动机深深的表示怀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