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陵中,唯一没有葬入帝陵的皇帝就是崇祯,但他死时的气节却又让人为之称赞,今天开启我们对思陵的探秘之旅。
01明思陵
明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西南的鹿马山南麓,是明朝最后皇帝朱由检与皇后周氏及田贵妃之合葬墓。
思陵约建于年,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较小。
思陵一开始在修建的时候是没有宝城的。它的地宫整体地下建筑为工字型,前面是三开间的大殿,后面是一个九开间的大殿结构。
02明思陵景观及墓主人
思陵虽简,但也不乏独特之处。
1、思陵最初并没有叫陵。思陵名字的由来,缘于清朝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延效力,而将妃子墓改名而来,思陵也因此成为最简陋的帝王陵寝。
2、据史书记载,大清不但为崇祯重新下葬,还为其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这也是思陵独特之处。
3、思陵里有崇祯贴身太监王承恩陪葬墓,为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墓增添了不少人情味,也成为后世文人墨客称颂的地方。
4、精美的石五供,这是思陵自己的特色之处。
思陵的石五供分为前后两套。前一套,是五个相互独立的供器,正中为香炉,左右为烛台,最两边的是花瓶。其他陵制都是有一个共用的供台。
后面石五供是一个翘头的祭案,案上放有石雕供果五盘,分别为桔子、柿子、石榴、寿桃和佛手,形象十分逼真。这是思陵所独有的。
思陵的墓主人——朱由检
朱由检(年2月6日—年4月25日),大明第十七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后世称为崇祯帝。
崇祯17年的在位生涯中,一直勤政与恭俭。是皇帝中的表率,但还是没能逃脱大明灭亡的命运。
1、崇祯每每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他励精图治重用名将袁崇焕,任用东林党人。
2、崇祯铲除魏忠贤的阉党集团,民间欢呼不已,称颂他为“圣人出”(《五人墓碑记》)。
崇祯帝在用人上违背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致使中了清皇太极的反间计,杀了大将袁崇焕。最后,这位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也没能挽救大明王朝。但他临终的遗嘱却让人心生敬佩:“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大明王朝,历经风风雨雨,终于繁华散尽,寿终正寝。崇祯帝的功过是非,也留与后人评说。
如今,明思陵的古陵残碑、御道的祥云、精美的石雕——这些遗留下来的帝陵文化,吸引着人们周末来此徒步探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