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哇!又到咱们的每期一问栏目啦!小编这期接着给大家讲!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伟大祖国的神圣土地上至今仍保留着许许多多闪烁着古代文化灿烂光辉的历史名迹。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明十三陵”就是其中之一。而明十三陵的陵地在卜选与营建方面也是颇有讲究的!
这期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明朝时负责天寿山陵寝营建的是哪些官员?
明朝时负责天寿山陵寝营建的是哪些官员?▲明十三陵全景图
明朝时负责天寿山陵寝营建的主要有如下一些官员:
★担任武职的功臣。其等级有公、候、伯三等。负责督率军民匠役施工,属于“总督工程”的总负责人。如负责长陵营建的是武义伯王通,竣工后被封为成山侯。
★工部官员。由尚书或侍郎与武职功臣共同负担“总督工程”的责任。此外还有工部的司属官员,如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屯田清吏司官员。负责工程设计的是工部营缮所官员。但工部在陵寝营建过程中,其侧重点一般为工程设计、施工安排及建筑材料的准备和质量检查、监督等方面的事务。即“鸠工会材,以时程督之”。
★兵部官员。由尚书或侍郎率司属官员若干员督率参加陵寝营建的官军。
★科道官。主要是工科官员、御史,职责是监督工程。
★其他各衙门官。各选取多才干练者一员,协同工部兼理工程。
★辅臣。始自永陵,其后各陵沿以为例。辅臣,即内阁大学士。明朝,自洪武十三年(年)废中书省、罢丞相后,仿宋朝制度设殿阁大学士以后,至永乐年间又创设内阁,以翰林官入内廷文渊阁参与机务,到了仁、宣以后阁臣品高位重,逐渐成了无宰相之名的宰辅。尤其是内阁中的首辅大学士,几乎是朝中的重大事务无不参与。所以,辅臣参与陵寝营建事,往往也是以“总督工程”的身份出现。
★内官。主要是内府二十四衙门中的内官监太监。一般派遣2~3员,职责是提督工程。他们不仅对朝廷大臣的权力有一定的钳制作用,而且其职责范围和外官一样,也涉及工程的各个方面。
这期的语音栏目到这里就结束啦!下期小编将给大家讲述:营建明十三陵所用石料采自哪里?好了,话不多说,我们下期见!
◆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竟比《大英百科全书》早余年,出自明朝!◆大明朝后来为什么不用纸币了,这些原因你都知道吗?◆明末率人打败日本倭寇的竟是位58岁的妇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