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七年的苦心化为乌有被夺门之变赶下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12/26

大明景泰八年(年)正月十六夜,京师(北京)一片寂静,除了巡城兵马司军士和更夫之外,城内街道中几乎见不到人影,只有皓月当空,星光闪烁。

夜半刚过,京师皇城长安门外,突然聚集了上千人的队伍,他们打开了城门,闯入皇城内,直奔南宫,将“荣养”在此的太上皇——英宗皇帝朱祁镇接出,大呼“请陛下即位”,然后簇拥着英宗登上早就准备好的龙辇,直奔皇宫奉天殿而去。

到了皇宫东华门外,喧闹的人群大声呼喊着要守门士卒看开门,士卒们见这些人身份不明,出声喝止,于是坐辇上的英宗亲自大声回应:“朕太上皇也!”士卒们见到太上皇亲自前来,再不敢阻挡,立即开门迎接,英宗率众人直入东华门,来到奉天殿。

此时天色已微微露白,宫中“迎驾”也早就准备好,大家等拜伏于殿前,山呼万岁,宫廷乐队也开始奏乐,钟鼓齐鸣,英宗心情复杂地登上阔别七年之久的奉天殿,重回皇帝御座。

与此同时,大批不明就里的朝臣们已经在外朝等候,准备上朝参拜皇帝,听见宫内钟鼓齐鸣,还以为是当朝皇帝——景泰帝已经登殿,于是纷纷列队进入奉天门,按照朝会位置站定,等候赞礼官宣布朝拜礼仪。

此时,奉天殿台阶上,突然出现一个人——左都御史徐有贞,他站立殿前原本是赞礼官应该站立的位置,大声对台阶下的群臣们喊道:“太上皇已经复位了!诸臣前来觐见!”这让诸臣一片茫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当初那些参加了半夜闯南宫,“迎接”太上皇英宗“复位”的策划者们:武清侯石亨、内官监曹吉祥、都督同知张軏等,带头进入奉天殿,向复位的英宗行礼,大殿外的朝臣们磨蹭了半天后,还是一齐进入奉天殿内,向复位的英宗行礼,正式举行了朝觐仪式。

此时皇宫后廷内,景泰帝帝朱祁钰却因病重不能起身,正躺在病榻上静养,突然听见外朝传来皇帝上朝时才有的奏乐声,大惊失色之下,甚至说出了:“是于谦吗?”的疑问,后来得知是被软禁的兄长趁自己患病不起的时候重新登位,这才木然躺倒,喃喃自语地说了:“好、好”两个字,就不再言语了。

英宗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拥立下得以复位后,把景泰八年改为天顺元年,废除了景泰帝的帝号,降为郕王,软禁于西苑之内。在石亨、徐有贞的唆使怂恿下,英宗把当年拥立代宗景泰帝为帝、又立下保卫京师大功的于谦、王文等景泰重臣逮捕杀害,景泰帝的内阁首辅陈循等阁臣也被夺职充军,“夺门之变”这才师出有名。

天顺元年(年)二月十九,已被废为郕王的代宗景泰帝在西苑薨逝,死因存疑,英宗给这个和自己纠缠半生的弟弟赐了个“戾”字恶谥,称其为“郕戾王”,又毁去了景泰帝为自己修建好的昌平十三陵中的皇陵,只勉强以亲王礼制把他安葬于西山,令他的后妃一同殉葬。景泰帝的被废和去世,标志着英宗“南宫复辟”的完全成功。

为什么代宗景泰帝当了七年多的皇帝,却仅仅因为一场患病,暂时没有上朝,就让朝中某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抓住了机会,和软禁南宫七年之久的太上皇英宗朱祁镇勾连交集,铤而走险,发动了“夺门之变”,一举复辟成功,将景泰帝赶下了皇位?下面就给大家一一分析,加以解读。

大明正统十四年(年)八月,怀来县土木堡。听信宦官王振的唆使而轻率出征的英宗被蒙古瓦剌首领也先包围于此,在瓦剌军队的随后追杀中,英宗和亲卫失去联系,被瓦剌军俘获,五十万明军大败,随军文武大臣死伤惨重,大明社稷也因此几乎倾覆,这就是“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年)八月二十九,因为皇帝英宗被瓦剌俘获,大明人心惶惶,几乎面临崩溃境地。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群臣们联合向皇太后孙氏奏请,恭请皇太后出面安定局面,迎立皇弟、监国郕王朱祁钰为新帝,以凝聚士气,保卫京师,并挫败瓦剌以英宗来要挟大明朝廷的阴谋。孙太后在大臣们的再三请求下,下懿旨立郕王朱祁钰为帝,但同时孙太后另发懿旨,依旧以英宗原先所立的皇太子朱见濬为新帝太子。

正统十四年(年)九月初一,郕王朱祁钰正式即位,以明年为景泰元年,这就是大明第七代皇帝——明代宗景泰帝。景泰帝为了维护大明尊严,下旨奉远在塞外的兄长英宗为太上皇。

此后经过大明君臣的通力协作,积极应对,大明朝廷击败内犯的瓦剌,保卫了京师安全。瓦剌军队被迫裹挟着英宗后返回塞外,并向大明派出使者要求议和,景泰帝鉴于瓦剌名为议和,实际是想骗取明军信任后乘虚入寇,所以没有同意。景泰元年(年)六月,瓦剌首领也先再一次派出使者向明朝求和,称可以放回英宗,但是需要大明厚加赏赐以为交换。景泰帝于是派使者前往瓦剌,商议议和事宜。

在议和使者右都御史杨善和工部侍郎赵荣的努力下,景泰元年(年)八月初二,“北迤”了一年之久的英宗通过和议被也先放归返回大明。景泰元年(年)八月十五,距离土木之变一周年的时候,英宗一行从京师安定门入城,回到了他阔别一年的京师。

景泰帝原本是被赶鸭子上架,在局势危急的时候做到了皇帝这个位置上,当时也没有时间去想其他事情,首要任务是打败瓦剌入寇,稳定社稷。所以尊英宗为太上皇、继续以侄子朱见濬为皇太子等事情都没有太大异议。但是在击败瓦剌,大明恢复安定局面、自己也坐稳了皇帝位置后,景泰帝其实内心是没有太大地迎回英宗的意愿的,那样两个皇帝同尊,实在是很尴尬。但是公开不迎回英宗又不行,所以景泰帝只得派出使者议和那也是也是做做样子给天下臣民看一下而已,本来就没报多大的希望。

但是弄巧成拙,没想到杨善等人居然真的把太上皇给迎回来了,景泰帝即使心里再不爽,表面上也不能表现出来,暗地里捏着鼻子忍了,还打起精神,亲自到皇宫东安门外迎接兄长返回。兄弟俩见面时热泪盈眶,嘘寒问暖,互致问候,兄友弟恭,很是感人。但景泰帝内心中是怎样的感受,那其他人就不可能知道了。

出于皇权的至尊无上性和排他性,即使景泰帝当年为郕王时和兄长英宗多么地感情深厚,兄弟情深,经过这么多事情后,景泰帝充满了对皇位的眷恋和对英宗的猜忌,生怕这个前皇帝、现太上皇会凭借之前当皇帝时的旧臣们暗中策划、夺回皇位。于是,在英宗返回后不久,景泰帝就将兄长“荣养”在南宫之中,隔绝了和外界的联系,以防备他卷土重来。

此后七年,景泰帝和英宗的关系都在时刻提防和猜忌中度过,对于英宗的一举一动,景泰帝无时不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