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介绍 >> 正文 >> 正文

明朝总共有16位皇帝,为何北京的皇陵却叫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8/5
北京皮肤病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在距离天安门大约50公里的昌平区天寿山麓,有一片占地约平方公里的皇帝陵寝集中区,这里埋葬者明代13位皇帝和大量的皇后、后妃,乃至太子。

明代从太祖朱元璋建国,到崇祯帝朱由检亡国,共历经12世16帝。没有在13陵中的帝陵是明太祖的孝陵、明代宗的景泰陵。其余诸帝,包括亡国之君崇祯帝的陵墓都在其中。这里共有13座帝陵,因此我们称之为明十三陵。

那么,为何会有三位皇帝不在其中呢?

朱元璋的孝陵

朱元璋的孝陵没在其中很正常,因为明朝一开始的国都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

公元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年号洪武,建都南京。帝王的陵墓一般在其生前就开始修建,朱元璋也不例外。

洪武十四年,开始在南京郊外的紫金山麓建造他的陵寝。虽然晚年有过迁都的想法,但终于还是没有实现,而南京郊外的孝陵也没有停止修建。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遂与马皇后合葬于孝陵地宫。但地上部分的工程一直永乐三年才全部完成。

而明朝迁都从永乐四年一直持续到了永乐十九年,此时朱元璋和马皇后早已葬入孝陵,中国人讲究孝道、讲究入土为安,因此朱棣不会也没有必要迁徙父亲的陵墓。所以,朱元璋的孝陵也就在南京孤独的守望者北京的十三陵了。

但也正因为孝陵在南京等原因,所以大明王朝在南京一直在南京留有一套行政体系,遇有大小事务、年节生辰,也都会派重臣或皇帝亲临祭拜孝陵。

朱允炆的陵墓在哪?

第二位没有葬入十三陵的是明第二位皇帝,惠帝朱允炆。他没有葬入的原因很简单,首先他在位时帝国的首都也在南京,其次他是被篡位的。

建文四年,南京城破,朱棣的大军已经在宫外,这时宫中火起,等朱棣到时已经是一片灰烬。朱棣采纳王景的意见,在数天后,将在宫中找到的一具尸体出宫埋葬,对外宣称是建文帝的尸体。

至于埋在哪里?似乎无人知晓。

朱祁钰的景泰陵

朱允炆之后,明代所有的皇帝都死在北京,按说应该都葬入明十三陵,但朱祁钰的景泰陵,却是唯一的例外。

明景泰八年,夺门之变发生,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为帝,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1个月后,朱祁钰不明不白的死在宫中,年仅29岁。

朱祁镇命人以亲王礼,将朱祁钰夫妇安葬在北京西山。英宗之子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感念叔叔力挽狂澜挽救帝国的功劳,下诏恢复景泰帝的帝号,并将西山的郕王墓扩建成为景泰陵。

因此,景泰帝朱祁钰也就成为迁都北京之后,唯一没有被葬入十三陵的明代皇帝。

朱由检的思陵

以上三人陵墓不在其中不足为怪,而明末代皇帝朱由检的陵墓思陵却身在十三陵中,这才是最奇怪的。

一般王朝灭亡后,后代王朝是不会花费那个财力和精力,来为前朝皇帝修建陵墓的。但崇祯帝却是个例外。

年3月,崇祯帝自缢身亡。大顺政权李自成进入北京,为收买人心,李自成将崇祯帝和他的皇后周氏,草草葬入崇祯的妃子田贵妃的墓中。

当年五月,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为了表示大清帝国延续明朝正统,多尔衮下令,为崇祯帝上庙号思宗,举国为崇祯服丧三日。同时,清廷将原来的田妃墓扩建,并命名为思陵,作为崇祯帝陵。

所以,有明一代,从朱棣开始,到朱由检结束,除了已葬入西山景泰陵的明代宗朱祁钰,其余十三帝被葬入了明十三陵中。

文/子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