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边墙的二门十口文:草衣明十三陵大宫门(摄影:玄远)明十三陵边墙是十三陵外围的一道“围墙”,南面为正面,由大红门向东西两侧延伸,东面翻越龙山和汉包山至东山口,西面翻越虎山,凤凰山,云彩洼山,至小虎峪山。
南部的边墙多以人工筑砌,从东山口到西山口,翻山越岭蜿蜒十多公里,连成一体。
边墙北部及其他地段全靠山脉形成的自然屏障,把截山口而成。
明十三陵边墙的二门十口均设城门或城关。
二门是指大红门和小红门(即:大宫门与小宫门);大小宫门地处陵区正面,中间以宫墙相连接。
大宫门为皇帝、皇亲国戚与王公大臣拜谒与朝祭出入的道路,即著名的《出警入跸图》行进的路径。
小宫门地处西山口东凤凰山下,为陵区管理人员出入之路。
“十口”,从大红门往东数,指的是中山口,东山口,老君堂口,灰岭口,贤庄口,锥石口,雁子口,德胜口,西山口,榨子口,回到大红门。
参考资料:1、《明陵边墙山口及军备》作者:王秀玲2、《明十三陵边墙山口查勘记》作者:王岩汉包山上残城遗迹(摄影:玄远)汉包山残城遗迹(摄影:玄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