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修建皇帝陵墓这种事情,都是十分具有神秘感的,所以一般皇帝为了保持皇陵的神秘感,尤其是为了防止修建陵墓的工人把陵墓的一些位置或者主要建筑机关之类的东西泄密,所以皇帝通常在陵墓修建结束之后,就会把这些工人给除掉。
这一传统习俗在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存在过,比如曹操、秦始皇之类的,都曾有过这样的一些做法,但是也并非是全部都除掉的。在地下皇陵的修建过程中有这样的特点,那么地上皇陵的修建过程中,是不是也要把工人给除掉呢?比如明朝的明十三陵,是不是也把当时的工人除掉了?
01明十三陵基本情况
明十三陵是从朱棣的永乐七年(公元年)开始建设的,第一座陵墓就是朱棣的长陵,其总共耗时18年,一直修到宣德二年(公元年)才完工,长陵的规模是十分庞大的,据说永乐大典就藏在长陵之中。
根据一些资料推算来看,长陵的修建过程中,至少是有10万的工人参与的,这些工人中有军人、农民以及一些囚犯,还有很多技术工人,这些人的存在,对于长陵来说,其实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从长陵修建好之后,就一直有重兵把守,不管是前门还是后门,都有很多重兵把守,此外朱棣还专门修订了保护皇陵的法律法规,用来约束一些别有用心之人。
长陵竣工之后,第二座修建的就是献陵,其从公元年开始修建,参加修建的工人包括数万名军人、还有工匠以及农民工共计17万左右,可以说规模也是很大的;第三个修建的是景陵,于年开始动工,在年完工,参与人数高达10万人左右,单纯是这三处陵墓,参与修建的人数就已经高达近40万人,足以见得修建明十三陵参与的人数是十分多的。
明十三陵中最后完工的是崇祯的思陵,于年开始修建,到年结束,参与的人数预计也有接近十万人,从整体来看,修建明十三陵的工人总数应该在万人左右,这样的数量是十分庞大的。
明十三陵从年开始修建,到年全部竣工,总共历时年,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可以说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中,要是出现了什么负面消息,一定对明十三陵的修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为何我们没有听说过呢?由此可以推测,在修建明十三陵的过程中,应该是没有出现过什么严重的负面消息的。
02修建明十三陵的工人被灭口了么
从上边对明十三陵的修建过程分析来看,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明十三陵在历时年的修建过程中,一共有万人左右参与其中,要是把这万人全部灭口,想必明十三陵的陵墓已经被尸体给掩埋了,根本就没有空间给皇帝去用了。
可是我们今天对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进行过考古挖掘的,在挖掘之后,我们发现其实里边并没有那么多尸骨,由此可以确定,这应该是没有那么多工人被灭口,最多也就是把那些掌握关键技术的工人灭口了而已,要不然这么多人一旦引起恐慌,从而造反的话,想必明朝别说继续修建皇陵,恐怕连江山都保不住了。
所以说,单纯从参与修建明十三陵的人口数量来说,我们就可以知晓,修建明十三陵的这些工人是不可能都被灭口的,要不然影响之恶劣,肯定会有一些史料记载,而我们今天也没有发现任何史料记载,由此可知事情真相并非如此。
除了参与修建皇陵的人数太多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其余的原因,比如明十三陵其实是在地上修建的皇陵,这与历史上的很多皇陵都是不同的,很多皇陵是修建在地下,所以担心被人发现了地宫从而盗墓,因此皇帝才会想对修建陵墓的一些工人进行灭口。
而明十三陵这种皇陵,本来就是修建在地面之上,经过的人一眼就可以看见这些陵墓,根本不存在找不到地宫不好盗墓一事,所以说皇帝都已经这么光明正大在地面上修建了,肯定已经考虑到盗墓这种问题,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有恃无恐。
确实如此,明十三陵的防盗措施,除了有上边所说的法律保护之外,其实还有比较给力的军队在把守,把明十三陵前后都保护得十分不错,所以皇帝觉得已经有了这么强大的重兵把守,哪里还需要担心什么盗墓呢,就更加没有必要对工人赶尽杀绝了。
一般除非是严重的暴君,但凡是正常的皇帝,都明白除掉修建皇陵的那些工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意味着什么,一不小心就可能因为这些工人造反,引起国家的恐慌,或者导致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直接从中作梗,把一个国家给搞垮了。
皇帝一旦考虑到这些因素,就更加不敢肆意妄为了,与其把这些工人除掉却没有多少效果,还要冒着极大的风险,还不如直接把他们放走,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让重兵把守,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03结语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利弊来看,明十三陵的修建工人,是不可能被灭口的,毕竟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皇帝都没有必要这么干,所以这些工人最后应该是得以出去,正常度过一生的,皇帝也没有那么残忍!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