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介绍 >> 正文 >> 正文

明朝建都北京两百多年,为何明朝气息反不如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11/24
北京酒渣鼻医院那里好 http://m.39.net/pf/a_8733708.html

在北京,很多街巷和地名都与清代息息相关,而除了十三陵与明代相关的就比较少了。清代入主北京后,数百年的统治和可以的抹杀,明朝在北京留下的印记已经逐渐淡去;而明朝虽然迁都北京,南京却保留了南直隶省级行政单位和南京六部等机构,因此南京是除了北京以外明朝最重要的地方,同时明代以后。现在北京的明代气息被抹去了,那么南京的明代气息自然也就上升到了第一位。

一南京到北京:明朝的京城变迁史

朱元璋起自南方,而南方有一个“龙蟠虎踞”的形胜之地,那便是南京。因此,朱元璋在起事之初,就瞄准了当时的应天府,后来的南京城。后来,南京作为朱元璋的首府,一直伴随着朱元璋的强大和明朝的建立,实际上南京是融入了朱元璋很多的心血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关于南京城墙的故事。

然而,政治家的眼光总是不局限的,在定鼎全国以后,朱元璋逐渐认识到南京在地理上的局限,多次派遣朱标到西安/开封等地考察,最终因为朱标之死,朱元璋垂垂老矣而作罢。

朱棣靖难成功以后,在南京总是不自在,加上应对北方蒙古残留势力的实际需要南京也确实不适合做国都。经过多年的准备,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自己曾经的藩居地北平。但此时,实际上北京只是陪都,而南京名义上还是明王朝的首都。直到明英宗年间,北京才成为正式的首都而南京为留都。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朱元璋的孝陵还在南京,因此南京在明朝历史上一直一个特殊的存在。首先,南京保留了除了皇宫以外的一套行政机构,南京六部虽然是养老机构,但建制完善,南京兵部还掌握着相当的军事部队和军权;其次,南京应天府在行政级别上与北京顺天府是相同的,高于其他府州;第三,以南京为核心的,现在的江苏/安徽统称南直隶,包括中都凤阳(朱氏先祖陵墓所在地),南京(朱元璋孝陵所在地),也区别于其他省级行政单位。有明一代,从来都是称两京一十三省。

因此,即使是在明代,如果北京的明代文化气息最浓的话,那么南京一定排第二名。

二对于北京来说,明朝只是一个过客

对于明朝来说,有多年都是以北京为都,只有40余年以南京为都。然而对于北京来说,首先以北京为都的是金帝国,其次是元帝国,然后才轮到明帝国,明帝国之后还有多年的清王朝,清王朝之后,新中国仍然定都于北京。因此,其实对于北京来说,明朝只是一个过客。

首先大规模营建北京的金,把北京叫做中都。而后的元帝国在此基础上,大规模营建了它的大都城,首次将北京展示在全世界的面前。后来者总是会掩盖先辈们的痕迹,而清王朝作为后来者,更是在北京留下了它独有的印记。

清朝定鼎全国,对中国文化的走向影响是极大的。剃发易服,是中华传统文化几乎变了样。而作为清王朝的首都,北京自然是首当其冲。语言变了,服装变了,生活在北京的居民也变了。

现在漫步在北京,与八旗有关的地名/街道数不胜数,还有索家坟/公主坟等许多地名,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他们与清朝的联系。作为最后一个入主北京为都的封建王朝,在北京留下印记最深的应当数清朝了。

加之,为了稳固统治,清朝翻新了紫禁城,入驻了八旗军,将北京原来的居民全部赶了出去。多年的时间,足够清王朝的统治者们慢慢建立自己的印象,而让明朝的文化气息几乎消散殆尽。

三南京和北京,分别成为明和清的缩影

大浪淘沙,后来的沙粒总会掩盖前面的浪潮。历史也是如此,时间总是偏爱新的后来者。

明朝作为最后一个在南京建都的封建王朝,南京无疑保留了最多的明代气息;而最后一个在北京定都的清王朝,也成为了清代最集中的缩影。

文化,是根植在内心的,而不变的是千年来的行为习惯和心态,虽然南京城墙已然破碎,虽然紫禁城已然变样,但在人民的生活中,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一回头,偶然就发现了历史的模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