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井庄镇柳沟村,一个因火盆锅豆腐宴而声名鹊起的小村。要问为什么这里的豆腐如此出名,全村户民俗户几乎都能讲得出关于豆腐的历史文化故事,因为这些都被写进了柳沟乡情村史陈列室。
柳沟乡情村史陈列室位于柳沟新区东侧旅游咨询中心下层,面积平方米。陈列室的设计风格为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分为“扼敌护京驻军镇”“人杰地灵话柳沟”“古镇美食迎宾朋”“柳沟村大事记年表”四部分。
△陈列室序厅,展出了一段用明清时期长城遗址的城砖堆砌而成的长城。
一走进陈列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段长城。您可别小看这段长城,它是用明清时期长城遗址的城砖堆砌而成的,再现了土边长城的形态。长城上方写着“燕羽山下凤凰城”几个大字。井庄镇旅游办工作人员介绍,“燕羽山是井庄镇的最高峰、延庆区的第二高峰,海拔米,位于柳沟村南。因站在城西山头俯瞰,柳沟城及其东西两关整体形态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柳沟城又称‘凤凰城’。”
△柳沟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军事地位。
明朝时期,凤凰城作为居庸关的一重要门户,设驻军把总属,担负着明皇陵(十三陵)的防务重任。明嘉靖20年,朝廷为防鞑靼进犯,在修筑八达岭长城之外,又修了两道防御土长城,全长公里,筑有很多烽火台,攻守皆宜。嘉靖30年(年),修建了柳沟城,以保京城。城内以驻军为主,城外以驻民为主。在明清两代时期,该城最为繁华热闹,有商铺、当铺、早市,前后共修建大小庙宇26座。柳沟建城已有四百多年,经历时间的积淀,孕育了这里与众不同的风俗文化。这些历史文化,蕴藏在乡情村史陈列室内的实物、文字和图片中。
△这块“迎恩”石匾印证了当地流传的柳沟人迎接清官、盼望清官造福百姓的故事。
陈列室内,“扼敌护京驻军镇”部分,展现了柳沟村重要的军事地位和在历史上的军事作用。“人杰地灵话柳沟”部分,讲述了柳沟流传的历史传说,包括“迎恩”石匾的来历、玉皇庙的由来、巾帼英雄贾桂珍的英雄事迹,还展示了一些民俗展品。
最吸引人的要属“古镇美食迎宾朋”这一部分。柳沟豆腐为何出名?不光民俗户能解释清,在这里也能找到答案。
△微缩景观展现了豆腐坊做豆腐的场景。
展室中央,用微缩景观展现了豆腐坊做豆腐的场景,从破黄子、打浆、过渣,到点豆腐、压模,每一个场景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与其他地区用盐卤点豆腐不同的是,柳沟人用酸浆点豆腐。豆腐出锅后,锅里留下的浆水经过发酵,就叫“酸浆”。
△从破黄子、打浆、过渣,到点豆腐、压模,每一个场景都生动形象。
微缩景观上方,用文字记载了一段关于柳沟豆腐的传说。传说,柳沟有一郭姓大家庭,儿女孝顺老人,每天都磨豆浆给老人喝。一次,老人在豆浆里放了一点醋,豆浆结成了块,澄去水后压成了豆腐。于是,郭家人就办起了豆腐作坊,用发酵的酸浆点豆腐,全村人都很爱吃。随着老郭家豆腐坊的出名,很多人都来学艺,柳沟的豆腐也美名传开。
△展室内摆放着大大小小具有年代感的火盆锅。
聪明勤劳的柳沟人在老辈人留下的传统和几百年的民俗生活中发现了三件宝物。第一件宝物就是柳沟豆腐,第二件宝物是火盆锅,第三件宝物是柳下醉。展室内摆放着大大小小具有年代感的火盆锅,旁边附以文字和图片,讲述着柳沟火盆锅豆腐宴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柳沟村近年来各种旅游设施的完善以及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井庄镇旅游办工作人员向游客介绍柳沟的历史文化。
“旅游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井庄镇副镇长贺兴华说,起初,建这座乡情村史陈列室,是为了在村里培养更多的“宣传员”,先给村民上课,给民俗户培训,让他们都能去宣传本村的历史文化,系统地为游客讲解,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随着柳沟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情村史陈列室逐渐发展成为游客了解和认识柳沟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了解柳沟的历史文化,然后再去实地体验感受。年,柳沟村接待游客8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多万元。乡情村史陈列室成了文化内涵的载体,助推了旅游产业发展。
来源:日报京郊
编辑:TF
摄影:褚英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