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生”,是我国对过世人的传统。亡人陵寝前神道左右,布置有用石头雕刻的文武官员和珍奇走兽组成的“仪仗队”等统称石像生,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显示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地位,二是有驱邪、镇墓的含义。石像生的做法始于秦汉时期,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总是直接地或间接地反映了某个时代的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等。石像生是权威的象征,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大清律》规定:三品以上官可用石兽六件,五品以上官可用石兽四件,六品以下不准设置石刻。《明会典》:“公侯和一品、二品官为石望柱、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各一对,三品官减去石人一对,四品官为石望柱、石马、石虎各一对,五品官为石望柱、石马、石羊各一对,六品以下不准设置石像生。北京十三陵神路上从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往北的余米的区域内,矗立着12对石兽和6对石人,是最高等级的石像生。安阳袁林的石像生是石望柱、石马、石虎、石狮、石人二对(文武各一对)。虽然袁世凯曾经做过皇帝、大总统,因此有文武官员。但是,陵寝的石像生数量较少,说明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这一点反映了历史事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