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介绍 >> 正文 >> 正文

读史朱棣迁都北京前着手修陵,明16位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5/2/6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 https://m.39.net/pf/bdfyy/xwdt/
年2月2日,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很多人都知道,朱棣从他侄子手上夺得皇位后,基于各种因素,决定迁都北京。他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兴建紫禁城,但很少有人知道,朱棣在修建紫禁城的同时,也着手修建他的皇陵——明十三陵中的长陵。大家都知道,明朝从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到末代帝王崇祯帝在梅山自缢身亡,统治中国长达年之久,历经16位皇帝。明十三陵只安葬了13位皇帝,那么,还有其他三位呢?明十三陵

01朱元璋,葬在南京的明太祖

第一位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了。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朱元璋曾在《祀灶文》说“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可见,太祖皇帝曾经也想迁都,但至死也未见他迁成。据说是因为他最为赏识的太子朱标为迁都考察开封、洛阳后,回到南京就生病,不久就撒手人寰。太祖皇帝过于悲伤,所以之后就一直没有提起迁都的事情了。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寝。因马皇后谥号为“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年),至明永乐三年(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典范。明孝陵,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南京明孝陵

02朱允炆,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第二位就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了。朱允炆,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今南京)。年,其父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年,朱棣起兵南下,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后,年,朱棣从他侄子朱允炆那儿夺得皇位。朱棣打进皇宫后,立即查问建文帝的下落,太监们都说建文帝与后妃们已自焚宫中,还拾出几具焦烂不堪、难辨男女的尸体。于是不久,建文帝出家为僧的传闻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朱允炆的下落成了明史上的一大谜。其实大家都知道,朱允炆可能没死,不然,朱棣也不会派心腹大臣,以求仙为名,秘密追查建文帝的下落,也不会有郑和下西洋。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允炆的陵墓一直没有确切场所。建文帝朱允炆

03朱祁钰,葬于亲王陵的景泰帝

第三位就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钰。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年),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跟太后谏言,于是,立朱祁钰为帝,次年改元景泰。景泰蓝就是他在位期间发展起来的。朱祁钰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后瓦剌军见明朝另立新帝,明英宗也不是什么好筹码,就放他回来。英宗归国后被幽禁于南宫。景泰帝朱祁钰景泰八年(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英宗复辟成功,将景泰帝软禁于西苑,并改元天顺。2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29(死时尚不满29岁)。明英宗赐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英宗之子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景泰陵长按点赞,有我陪伴!明天继续一起读“历史上的今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