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名叫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这个皇帝的名声倒是不错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一个明君。
崇祯十五年即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在襄城大败明军,杀了陕西总督汪乔年。/年4月25日,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情况十分危机,崇祯皇帝下令后宫的缤妃自杀,并且亲手杀害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他自己则逃亡煤山自缢而死。
崇祯认为自己是皇帝,决不能逃跑以苟活性命,更不能投降逆贼李自成。只有以身殉国,才是一国之君最后的尊严。
崇祯在死之前,写了一个遗诏藏在衣袖里,遗诏就一句话: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皇帝还是一个挺忠烈的人。
李自成攻陷北京以后,对明朝的官吏进行了严厉的追脏助饷政策,手段之残忍,做法之无道。但是当他们见到崇祯的遗体时,这些被明朝官员认为杀人不眨眼的贼匪,并没有侮辱他,反而将崇祯的尸体很好的盛敛安葬。李自成面对被崇祯伤残的两个女儿,蔚然叹息:上太忍。
李自成他们对于这个亡国之君的安葬,也是文明的,并非粗暴行事,费了好多心思。因为李自成的农民军刚刚进入京城,根基未稳,没有充足的钱财给这个皇帝办一个葬礼,也不可能给他寻找一处风水宝地了。
封建王朝的帝王们,大都在生前就把自己的千古佳城修建的富丽堂皇,但崇祯在他继位之后,内忧外患,哪里顾得上经营自己的万年吉地呢?
李自成开始筹划崇祯帝的后事,用了极简陋的两块门板做郭,找了一副不错的柳木棺材把帝尸装进去,且请了一个画匠,把柳木棺材刷了红漆。
如何下葬,在什么地方安葬,李自成把这些事情交给懂阴阳八卦能掐会算的军师宋献策办理,就把崇祯和他的皇后做一处,葬入已故田贵妃的陵阙。当时田贵妃的墓兆尚未修理完备,但这就算很完美了,把崇祯的棺椁下到墓里,也就成了一座皇帝陵寝。
于是,崇祯的下场不好,命运坎坷,结局悲惨,但是总算有了葬身之地,进入到祖先的陵地,也算保全了老朱家的名声。
当清军入关,顺治皇帝对崇祯的陵墓进行了修缮,命名:思陵。给崇祯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
本来李自成要待天下安定,坐稳帝位,经济恢复,要对崇祯陵墓进行一番修建,没有想到,他在北京蹲了四十二天,就狼狈逃走,那里再顾上什么崇祯的善后工作。
说起来,李自成是个很有统治意识的人,他在即将改朝换代创建自己的政府,说明他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大顺皇帝,肯定是天命所归,为崇祯安葬是切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善事,要在未来的自己的朝廷统治老百姓,就得尊重前朝的统治者。
至于爱新觉罗溥仪,他很早就在清西陵为他准备墓地,然而,他去世之后并没有葬进去。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原因也很复杂。
在溥仪十岁那年,端康皇贵妃建议,应该给皇帝选一处吉地了,那时清室的大臣们认为,大清江山千秋万代,不必着急。但是还是提上来日程,找了一个有名的风水大师叫李青的看风水,清皇陵有三个地方,关外葬努尔哈赤的祖辈及他本人和皇太极。入关后的帝王分为两处,就是清东陵和清西陵,东陵葬了五位,分别是,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西陵有四位,是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如果加上溥仪,不正好是五座吗?
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离开皇宫,同年逃亡日本公使馆。后来的日子,溥仪从一个皇帝到傀儡皇帝再到阶下囚再到一个普通公民,有什么能耐去修什么陵墓呢?
年10月17日,溥仪去世,葬在八宝山,28年后,其遗孀才将他的骨灰迁葬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在清西陵的崇陵之侧,溥仪之墓就在离崇陵最近的位置,那里有溥仪的“皇后”婉容的衣冠冢,“贵人”谭玉玲的墓,也总算圆了溥仪的进入清西陵的念想,与亲人们走到了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