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明朝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三个封建王朝,越是发达的朝代,积累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宝藏,作为王朝的统治者会在死后将大量的金银财宝带到他们陵墓中,这也会招致无数的盗墓者,光顾他们的墓穴。元明清三代加在一起有年的历史,这么长时间积累的财富亮非同小可,任何一个朝代灭亡后,下一代的盗墓者没有了任何管限,大都会疯狂盗取皇陵中的宝物。然而元明清三代的皇陵,实际的保存状况却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来看元朝,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就是北方的蒙古族。说起来非常奇怪,其实今天在中国土地上找不到任何一座大型元代皇家陵墓。早期的蒙古贵族也是像汉人一样把死去的大汉埋在地下,然后修建非常气派的陵墓。但是和汉族不一样,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他们需要骑着马去攻打下一个目标,无法长时间给祖先守墓。这就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当地人痛恨蒙古侵略者,蒙古人一离开,死者的坟墓立刻就被挖开大肆破坏,甚至被开棺毁尸,下场相当凄惨。蒙古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只有修改下葬方式,把死去的首领封在大树中,然后埋入地下,把土摊平,地上不建任何的建筑物,以防被人破坏尸体。直到今天蒙古人也是这样下葬的。唯一的不好处就是,后人无法找到先人遗体的准确位置,只能大概找一处地点进行祭祀。
元朝的墓穴是找不到,而明朝的皇陵则是地点明确,但是保存的很好,几乎没有人盗墓。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明朝不是被清朝推翻的,中间隔着一个大顺政权,也就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清军打败的主要是李自成,对明朝没有特殊的反感,清王朝这边是不会破坏明朝皇陵的。而清朝时期民间素来有反清复明的反抗,对于前明有一定程度的情结和尊重,因此很少有人打明代十三陵的主意,再加上十三陵保护措施严密,客观上也很难突破,所以直到今天明朝所有的皇帝陵寝都基本保存完好。
和前面两代相比,清朝皇陵就没那么好运了,被盗的惨状可以说程度非常严重。清朝皇陵有三处,分别在东北隆兴之地,河北省的清东陵和清西陵。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年大军阀孙殿英带着部队和炸药,以军事演习的名义把东陵炸开,偷走了里面无数的宝藏。尤其是慈禧和乾隆皇帝的墓穴,这两位都是阔绰的主,陪葬的珍品不计其数,光是慈禧的陪葬品都价值3亿两白银,让人感叹当时国家为何不兴旺,钱都进了统治者的私囊,死后居然还要带入地下。慈禧和乾隆的尸体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扔进了水沟,腐烂严重。顺治,雍正,嘉庆和道光皇帝的陵墓算是保存完好的,其他皇帝甚至连嫔妃的陵墓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盗取和破坏,宝物尽失损毁严重。这跟民国时期,对清朝的批判有关,清朝的名声太臭,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皇陵遭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