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开展年度“寻找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宣传推介活动,面向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地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使用单位、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征集文物保护优秀事迹,旨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承利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助力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近期,北京文博将陆续为您带来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团体)的优秀事迹。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昌平记忆工作室,了解他们为文物守护所做出的贡献!
年,热爱昌平历史文化的80后昌平文物保护志愿者张明,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南口记忆工作室。工作室运营过程中,不断吸收同样热爱昌平历史文化的热心公众加入。年,南口记忆工作室更名为昌平记忆工作室。12年来,工作室始终通过线上自媒体平台矩阵宣传昌平历史文化、普及昌平文物古迹知识,引导公众热爱昌平文物古迹、热爱昌平这一方水土。自成立以来,线上自媒体平台矩阵累计发布图文、视频信息超过条,累计粉丝超过20万人,累计阅读量超过万人次。
12年间,工作室成员始终游走于昌平的大街小巷,着重收集关于昌平文物古迹的线索,并及时向昌平文物部门汇报,经过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抢救性保护了一些文物古迹。
南口城作为南口地区曾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古迹遗存众多,工作室成员注意到,在南口村采石场北大院宿舍建筑群中,有7个古代碑座以建筑材料的形式镶嵌在民房的墙体中(因为此地原为南口城老爷庙遗址,昌平博物馆也收藏有南口城老爷庙石碑,依此判断这些古代碑座应与南口城老爷庙中的石碑有关系),后得知北大院宿舍建筑群要进行违建拆除作业,石碑或可以从民房墙体中取出,工作室成员在第一时间联系昌平区文旅局,最终几个碑座被及时保护。这几个被保护的碑座现收藏于昌平区博物馆,见证了南口城老爷庙曾经的辉煌。
近代南口的工业辉煌,源于百余年前京张铁路在南口设立火车站,时至今日在南口地界上还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百年京张铁路的遗迹。广东坟地曾经是修建京张铁路的广东籍人员在南口集中埋葬的区域,后原址因建设居民楼而消失,最近十几年陆续有多块广东坟地墓碑被发现,成为广东坟地最后的见证,工作室成员通过热心网友提供的线索找到2块不同年代、不同材质的广东坟地墓碑,并及时向南口镇文物部门汇报,现2块墓碑被收藏在南口镇史馆,成为南口京张铁路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
关沟古道千百年来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通道,是北京西北方向的门户。关沟中段有上关城遗址,根据史料记载及民间传说,上关城东山之巅有一巨石叫做水盆石,水盆石上有刻字“燕窝”。工作室成员和多位老师一起多次前往上关城东山寻访,最终锁定水盆石位置,并在其上发现咸雍、乾统、弘治年间刻字,在其不远处发现“烟埚”刻字,印证了古籍上记载信息的真实性,为关沟石刻文化增加了一抹色彩。
12年间,工作室成员寻访了许多昌平本地的文物古迹,并通过照片和视频来记录昌平文物古迹的现状与变化,累计拍摄如关沟古道、十三陵、南口工业遗址、京张铁路遗址等照片超10万张,并通过自媒体平台与展览等形式呈现给公众,用影像激发大家对于昌平文物古迹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