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永乐大典明朝百科全书的创作与消失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4/29

《永乐大典》是中国明朝永乐皇帝于年委托编纂的百科全书。超过位学者参与编纂,在年完成时,被朱棣命名为永乐百科全书。这部百科全书收录了八千卷文本,时间从上古到明朝早期,覆盖对象广泛,包括农业、艺术、天文学、戏剧、地质、历史、文学、医学、自然科学、宗教、和技术,以及不同寻常的自然事件的描述。

全书可占据40立方米(英尺),和包含3.7亿汉字,只目录就有六十卷。朱棣迁都北京时,百科全书也被运到故宫保存。年,嘉靖皇帝下令转录百科全书,然而现今存留的《永乐大典》,只有不到四百卷。原本存放在紫禁城的百科全书已经丢失,学者认为原书或已经在17世纪中叶的战争中被摧毁,或者被封存在嘉靖皇帝的永陵墓中。这部百科全书被认为是一件珍宝,因为它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古籍。

朱棣不仅是一位有才能的管理者和军事战略家,而且还是一位学者。在研究查阅特定主题时,他发现每次查找信息,要查阅数百条文本很麻烦。于是决定将大量的著作编纂成一部百科全书,并对其进行分类,一个科目为一卷。年,他下令将古典、历史和哲学书籍、文学书籍以及天文学、占星术、医学、占卜术、科学和技术等学科的书籍按类别编入成册。一百多人历时一年,最终完成了一部名为《文学全集》的作品。但是永乐帝并不满意,认为其所包含的书,数量太少,内容过于简单。

年,皇帝又派人到全国各地购买书籍,并将编纂者的数量从人增加到人,新书于年完成。朱棣将其命名为《永乐大百科全书》,并在序言中把它的编纂比作淘金:“这就像筛沙淘金,或者出海淘金一样困难。”当朱棣迁都北京时,他把百科全书运到故宫保存。手写的百科全书是唯一的存稿著作,由于作品的庞大,无法用木版印刷,学者认为当时只制作了一份手稿。

年嘉靖皇帝统治时期,紫禁城大火,百科全书侥幸免于被毁,于是,嘉靖皇帝下令抄写另一本百科全书。一百多人在六年内复制了一份新的《永乐大典》,这就是如今存世的版本,保存到现代只有不到四百卷。原来存放在紫禁城的原版在战火中已经丢失,副本则保存在皇城的皇家档案馆,但到了18世纪末,当乾隆皇帝编纂四库全书时,发现有卷百科全书已经丢失,自此副本也逐渐散佚。

18世纪之后,剩下的藏书被战火焚烧,或者被劫掠,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私人收藏中。永乐大百科全书的遗卷到19世纪中期,只剩下64卷了。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海外博物馆和图书馆寻找失落的藏书,经过多年的搜寻,找到了卷。目前,中国大陆有卷藏书,海外图书馆和私人藏书超过卷,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41卷。幸存下来的《永乐大典》,不到原来百科全书的4%,且存留的只有副本,原件已从历史记录中消失。

对于原件的消失,目前有四个假设:①它在年的南京大火中被毁。②它是清朝嘉庆年间在乾清宫(紫禁城)被烧毁的。③明朝末年,它与故宫文渊阁一起被毁。④它藏在清朝的宫墙内。也有学者认为,《永乐大典》是在嘉靖死后消失的。《永乐大百科全书》的丢失通常与永陵有关,嘉靖皇帝一生都致力于修建地下陵墓。因此有学者推测,嘉靖皇帝在十三陵中的第二大陵墓——永陵的陵墓群里藏着这本百科全书的原件,并有人提议通过对永陵墓的地球物理调查来寻找丢失的手稿。

《永乐大典》被认为是一件珍宝,因为它保存了许多已经失传的古代著作。目前,宋晋元代诗歌的出版大多都以百科全书收录的诗歌为基础。如上演的古代昆曲《状元张勰》也是根据百科全书中的剧本进行了排演。年这部百科全书以中文出版了卷,此后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也开始对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永乐大典》全部剩余部分进行全尺寸复制,以便读者能看到书页的实际大小、质量和风格,以后的出版物也将扩展到分布在海外的本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