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图一百,不及身临其境一次。3月26日,到过十三陵水库,我有了这样的感慨。
虽然早就知道十三陵水库的壮观,却没有料到竟是那样地令人震撼,当然不仅仅是视觉。慢慢走近它,凝神静观,就会有一种气息笼罩住整个身心,此时仿佛唯有“目视”“神遇”,而难以言语。
来浏览的人很多,在山脚下老远老远的地方,汽车就摆起了一字长蛇阵。我们也将车子停在路边,沿着舒缓的坡道徒步上行。渐渐地就看见一道大坝横在一侧,连着东西两座小山。五个毛体大字,矫健挺拔,恰与大坝神情契合,可以说,坝即是碑,碑即是坝。越走越高,越觉得大坝巍然屹立,厚重如磐。俯视坝底,有点目眩心虚,怯于移步。登上坝顶,放眼库区,只见群山错落,重重叠叠,碧水相连,浩浩渺渺。我们到达时,晴朗的天气变得阴晦起来,云雾弥漫,北风飒飒,抓住栅栏才能站稳。数点野鸭在波浪间浮游出没,一只大鸟展开白色的巨翼在风云中从容地盘旋滑翔。虽是春天,恍惚间却有了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意境。
因为担心下雨,很快便下山了。然而山水影像仍在沉淀,清晰,发酵。
的那样
百度得知,大坝长米,高29米,底宽米,顶宽7.5米,先后有40万劳动者参与修建,历时近半年,终于赶在年汛期来临之前建成了大坝及整个水库,这是一个集防洪、灌溉、发电、养鱼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这里也是明成祖朱棣煞费苦心委派阴阳大师踏勘的风水宝地。结果,十三座皇陵还是没有能阻止大明江山易色。试想,倘若以同等的人力、财力修建十三座大坝大概也绰绰有余了吧。那样,是否更能够守护大明江山?可惜,历史总是有去无回,不准重来。
江山多娇。有人修陵,有人修坝。
修陵与修坝,只是一字之差,一念之间的事情么?从修陵到修坝,或许有几千里路几万里路要走呢!
最后,随文附诗一首:
游十三陵水库
荧幕多雄景,于今到眼前。
山重浓淡墨,水阔渺茫烟。
云晦层波黯,风高鸥鸟闲。
休言尘与土,碑坝在人间。
主编/小草
责编/无言
视觉/苗苗
推荐阅读
荷园
房殿宏
青绿山水
陈志群
用牛人、牛和犁耙
董桃英
白苦了这十年
庄义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