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周边的一些人会隆重操办逝者的葬礼,为逝者准备最好的丧葬品。其实,厚葬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至今的一个习俗,经常能看到一些出土的古墓中里边有大量珍贵的陪葬品。古人为什么要对逝者厚葬呢?这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仰呢?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祖先崇拜这一信仰。祖先崇拜,或称祖灵信仰、敬祖,是指一种宗教习惯,祭祀、供奉祖先的灵魂。中国历代一直信仰就是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祖先保佑”和“老天保佑”、“菩萨保佑”一样是最常见的祈福语。传统观念里,“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对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们依然活着时一样的尊敬,在节日中要供奉、祭祀,在中国,对祖先的崇拜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日常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和西方教皇特使之间的争执,就集中在是否允许祖先崇拜上,康熙当时的名言就是“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陪葬品和丧葬用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逝者的身份。高等级的人葬礼尤厚,帝王贵胄最为特殊。像明代皇帝的十三陵之中的万历皇帝,棺木采用上好的金丝楠木棺材,室内有大量的陪葬品。千年乌木如今,火葬已经基本上代替土葬。一些有身份的人,仍然采用金丝楠木制作而成的骨灰盒来厚葬先人,选择风水宝地等来厚葬祖先。而其中一项的金丝楠木骨灰盒的价值就甚高,皇木阁家的金丝楠乌木骨灰盒,普遍在万元左右,带龙胆纹,凤尾纹的价值更高。之所以选择金丝楠乌木的骨灰盒,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