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快要到来之际,高雄里长民众参访团走进昌平参访交流,共迎中秋、共话基层社区(村)治理。
参访团首先来到十三陵镇仙人洞村,村干部和群众敲起锣鼓喜迎台胞们的到访。村主任张立英满怀热情向参访团介绍仙人洞村悠久历史、传统楹联文化以及修建十三陵水库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画面和动人故事。在村博物馆,一帧帧历史照片和一幅幅当今乡村振兴的画面都吸引着台胞们的目光,年轻台胞们一一问询镐头、铁钎、箩筐等劳动工具以及部分农具的用途,年龄大的台胞看到这些劳动工具更是倍感亲切,说台湾过去农村也曾用过这些农具,大家都被当时修建十三陵水库虽然生活艰苦但都有满腔的劳动热情所打动。
在村博物馆前,村干部深情演唱起年拍摄的纪念十三陵水库建成64周年电影《九兰》的主题歌,伴随着打夯的节奏,台胞们击掌而和、“唉嗨呦”也吼出了腔调。
在村委会宣传栏前,台胞们也被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共建美丽乡村取得的成果所吸引,有的与村干部交流楹联文化的典故,有的在“十二生肖”前留影,有的坐在村“孝心椅”上感受一番,还有的在“福禄寿喜”的前拍照。参访团还一并参观了村旅游接待站、精品民宿、京台基层交流基地等点位,并详细询问接待站的运作、民俗村住宿面积、农特产品的价格等情况。路过村民健身广场时,有台胞亲自体验了村里舞龙休闲运动,村里干部手把手教动作要领,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彩龙飞舞,现场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当天下午,参访团来到昌平龙泽园街道龙泽苑社区,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居民群众以传统的太极操、柔柔球操表演的形式欢迎台胞来访。社区老年乐队还奏响了《阿里山的姑娘》,伴随着欢快的乐曲,两岸居民不约而同牵起手,围着广场唱起歌、跳起舞,热烈场面让人感动。两岸群众还即兴合影,拍了一张“全家福”团圆照。
前往居委会的路上,社区伊然主任向台胞介绍垃圾分类智能化积分管理的运作情况,以及“雪亮工程”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走进居委会门口,台胞们就被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所吸引,伊然一一介绍了社区在日常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民生事项中落实为民服务,不劳群众多跑腿,做到“接诉即办”。
在座谈交流现场,龙泽苑街道王国林全面介绍了街道和社区情况,伊然围绕“回天城市大脑”向台胞讲述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台胞在发言中表示,对大陆的发展变化确实是耳闻不如目见,大陆的发展耳目一新。有的台胞对垃圾分类智能化积分管理很感兴趣,说要学习借鉴;有的表示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是大陆这边基层社区为民服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有力举措,也体现了社区居民邻里的互助情怀。
座谈会上还为龙泽苑社区颁发了“京台基层交流基地”牌匾,鼓励社区今后在两岸基层交流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社区治理、文化交流、为民服务等方面,主动与台胞互通有无、互鉴互学,把“两岸一家亲”的情谊体现在日常线上或线下百姓的互动交流中。
台胞一行还来到北京市社区治理典范核心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参观该中心图书室、剧场等场所,了解文化艺术中心在回天地区便民服务、提升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台胞们都对北京在社区治理、为民服务方面的投入以及用心用力所打动,无不感到钦佩。
此次参访团来昌平参访,台胞们对大陆的发展和农村、大型社区治理建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感受到了大陆民众的热情和两岸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强往来、互通有无,促进共同发展、融合发展。
京彩台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