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堪舆国师纪念馆在江西圆满落成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6/24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www.bdfyy999.com/bdf/

国师纪念馆圆满落成庆典现场

年6月14日,壬寅年五月十六日,三僚廖氏国师纪念馆落成庆典,在世界堪舆文化的发源地——江西省兴国县举行。国师纪念馆位于兴国县梅窖镇店山村中邦(文物保护项目:明朝嘉靖皇帝为廖文政国师题字的接官亭右侧),馆内用石雕图文的形式,展览了廖家堪舆故宫、北京十三陵等皇宫皇陵,历朝皇封廖家15位钦天监博士国师和42位堪舆明师的历史记载,来自全国各地的堪舆爱好者、廖氏宗亲、中观国学师生以及各界友好人士出席庆典活动。

五月的三僚,连续十余天阴雨连绵,落成庆典之日,奇迹般的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堪舆爱好者们和各界朋友,齐聚一堂,共享盛宴,此堪舆文化盛事,为弘扬和传承堪舆文化有着极大的意义。国师纪念馆揭幕仪式

巳时,在礼炮、唢呐和喜庆的音乐声中,主持人廖理金宣布:三僚廖氏堪舆国师纪念馆落成庆典大会正式开始。

三僚廖氏当代堪舆明师、世界堪舆泰斗廖厚基,国师纪念馆建设理事会会长廖焕锋,常务副会长廖书生,秘书长廖茂春等致辞,理事会成员廖德新、廖安福、廖焕基、廖志启、廖焕尧、廖书涛、廖金龙等一起筹备和参加落成庆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心林珲院士、北京十三陵博物馆胡汉生老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于希贤教授、各地廖氏宗亲会会长宗长等发来贺信贺电。

廖焕锋先生

国师纪念馆建设理事会会长、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僚堪舆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廖焕锋先生致辞,首先欢迎参会的各位领导和全体嘉宾的光临,介绍了廖家堪舆技术是来源于唐朝国师杨筠松的传授,廖家从第一代堪舆学者廖三传至今,代代相传,已经传承多年,各朝史书等历史记载,皇封廖家的钦天监博士国师15人、堪舆明师42人。年,三僚堪舆文化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等院校将三僚设为实习基地。因此,年廖焕锋先生提议和倡导筹备建设国师纪念馆,并成立了理事会,国师馆从辛丑年四月奠基,九月升栋梁,到今天壬寅年五月十六日竣工,国师馆的建设得到了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关心,在此我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廖书生先生

国师馆建设常务副会长、非遗传承人廖书生先生致辞,向关心和支持国师馆建设的堪舆爱好者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兴国县志》执行主编陈玉桃先生,查阅历朝史书,《北京市志》、《赣州府志》、《兴国县志》及故宫博物馆、明十三陵博物馆等机构出版的书籍资料,为完善廖氏国师纪念馆的内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要感谢我的东家:广东揭阳市吴茂江先生功德捐资50万元。廖书生殷切期望堪舆学者们认真学习杨筠松祖师和历代钦天监博士、国师以及堪舆明师们的刻苦治学精神,成为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人才,学成之后造福东家,为和谐社会、为杨公堪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廖厚基先生

世界堪舆泰斗、非遗传承人、三僚廖氏当代堪舆明师廖厚基先生,岁高龄仍行走稳健、思维清晰,上台演讲不用发言稿,心系堪舆界盛事,特地从深圳赶往家乡,出席庆典大会并致辞。廖厚基先生表示,堪舆文化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祖传的要诀,更要在堪舆实践中总结和提高。廖老在致辞中援引了自己的从业经历,民国时期,26岁的他开始独自前往福建走地理,遇到一位福建汀州的东家说:明朝初年,廖炳国师帮他家祖上选址建设的一个吉地。完工时,廖炳国师预言此地建成十五年时可以出县令,并且铁口直断应验时间,说如果十四年出的与此地无关,十六年出的也与此地无关,刚好十五年,果然贵气临门,出了县令。廖厚基得知此案例后,多次前往此地登山涉水,把该地的龙脉、坐向、来水、走口、山峰等等数据,详细堪舆、复核,运用家传的各种掌诀仔细推敲,多年后终于悟出了三僚廖家已失传的这条高深理论,并按此法创作了许多同行称赞的作品。廖老寄语堪舆学者们:堪舆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文明,通过几十代人实践总结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规划的宝贵经验,要虚心学习、认真研究、为东家造福,也是为自己积福!

廖茂春先生国师纪念馆秘书长、非遗传承人廖茂春先生致辞,堪舆文化旨在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其自然、合理利用、因地制宜改造自然,建造顺应当地自然规律的居住环境,其核心在于对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地形分析、区位与方向分析以及规划布局,是一套系统的学术与方法,是结合地理学、天文学、景观学、水利学、气象学、哲学、美学、生态学、建筑设计及民俗等方面的人居环境研究学科。堪,地突之意,代表地形;舆,指承舆,即研究地形地貌之意,着重于山形和水流方位、朝向、空间与良辰吉日的研究与规划运用。

廖茂春指出,中央电视台6月11日的新闻联播里播了一则新闻,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如今,在党的领导下,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国师纪念馆圆满落成!我们要借此契机,牢记指示精神,积极把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廖均卿国师选址的作品:明十三陵

明朝史书记载,北京十三陵是我们的祖先廖均卿堪舆选址规划的,廖均卿是永乐皇帝钦封的国师。庆典大会上,播放了来自北京十三陵博物馆胡汉生老师等人发来的祝贺视频。

廖建尧主席致辞

兴国县委原政法委副书记、兴国书法协会主席廖建尧先生赠送墨宝“梅窖宝地卧龙巢凤、三僚风水邻圣傍仙”,并发表致辞。

《兴国县志》执行主编陈玉桃先生赠送“国师世家”字画墨宝并发表致辞。

陈玉桃主编致辞

三僚廖家弟子、中观国学创始人王进武先生受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于希贤教授的委托,带来了贺信。信中于教授对国师馆圆满落成表示祝贺!并借助纪念馆的修建,提出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这门古老的堪舆文化焕发生机?如何立足于全世界?如今很多外国友人对我们的堪舆文化和中医文化都非常重视,我们要把先祖们留下的宝贵智慧,作为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和崇德崇智的不竭源泉,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和发扬。于希贤教授希望,在当代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要以弘扬堪舆文化为出发点,肩负起保护和传承堪舆文化的使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拓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时代建筑规划指导,真正把我们中华民族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王进武先生代表发言

据悉,《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有仰观天象,俯察山川水利之意。堪舆文化,是传承有序的传统民俗,是古代前辈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对居住环境进行地理选址与布局规划的宝贵经验,也是一种实用国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已成为全球学术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