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明朝16帝,为何有19座帝陵,除了明十三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7/12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作为古代明朝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汉族统治,至今已有年的历史。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末代皇帝朱由检,共有16位皇帝。其中13人死后葬于十三陵。朱元璋、朱建文云纹和景泰帝朱祁钰不在其中。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些我都知道。有些人甚至去过十三陵。但实际上,明朝有19座墓。有点奇怪。只有16个皇帝。为什么有19座墓?除了十三陵还有哪里?谁被埋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明朝的19座陵墓吧。

(明太祖朱元璋)

明陵

明陵位于宣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府珠穆朗玛峰脚下,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洪武十四年,明陵动工。第二年,马皇后死了,同年葬于陵墓。“孝陵”之名,意为“以孝治天下”。也有人说,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皇后”。

明陵直到永乐三年才建成,历时25年。它是明清两代的第一座皇陵,所以有“明清第一皇陵”的美誉。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的都城在南京,这也是他不葬在十三陵的原因,因为十三陵是后来在北京修建的。

(明陵,清朝康熙皇帝在江南游览孝陵时,其个人题名“治唐宋”被放在碑亭上)

明十三陵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明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脚下。既然朱迪称王后决定迁都北京,自然要把陵墓建在北京。当的原配妻子许皇后去世后,他立即下令开始修建,所以第一个被埋葬在十三陵的人是许皇后。

起初,它不叫“十三陵”。毕竟皇帝无法预知未来。预计这里将埋葬十三位皇帝。最后葬在这里的十三位皇帝是:

明太祖朱迪(长陵)、明仁宗朱高炽(咸陵)、明宣宗朱瞻基(竟陵)、明英宗朱祁镇(裕陵)、明宪宗朱见深(茂陵)、明孝宗朱祐樘(泰陵)、明武宗朱厚照(康陵)、明世宗朱厚杰(永陵)、明太祖穆宗(朱载堃)。

(明十三陵)

景泰陵

陵墓由朱祁钰埋葬,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也是明英宗朱祁镇同父异母的兄弟。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听从宦官王镇的指使,亲征瓦拉。结果他被抓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任命为监国之君的云王朱祁钰当了明代宗的国王,改元朝为景泰,所以也被称为景泰帝。

后来,明英宗复位,朱祁钰死了。前者撤了帝号,降为云王。为了泄愤,朱祁钰的寿陵被毁,用皇家仪式葬在金山口。明宪宗即位后,恢复景泰帝,于是将原墓扩建为皇陵。明世宗即位后,对这里进行了整治,将青瓦改为黄瓦,使这里真正符合帝陵条例。

也正因为如此,朱祁钰没有葬在十三陵。还有一个皇帝不在十三陵,那就是他的皇帝朱允炆。因为靖南之战后下落不明,没有属于他的陵墓。

(景泰陵)

明祖陵、明皇陵

朱元璋称帝之后,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洪泽湖西岸,建造了明祖陵。顾名思义,这里埋葬的是老朱家的祖宗,就是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高祖朱百六。其中后两者只是衣冠冢,由于朱元璋分别追尊他们为裕皇帝、恒皇帝、玄皇帝,因此这也是皇陵。

至于明皇陵,则是朱元璋为父母、兄嫂修建的,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这里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帝王之陵,但其制度与明孝陵、明十三陵是一样的。

(明祖陵)

明东陵

明东陵埋葬的,是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朱标。朱元璋称帝之后,就立朱标为皇太子,用尽心血培养他。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追谥儿子为“懿文太子”。朱允炆即位后,便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明东陵也由太子陵,升级为皇陵。

明显陵

由于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所以他驾崩后,皇位由堂弟朱厚熜继承,就是明世宗。群臣认为朱厚熜是小宗入继大宗,理应该与堂兄朱厚照一样,尊明孝宗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但朱厚熜坚持要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因此君臣产生了“大礼议”之争。

嘉靖二年,明世宗下令,将生父原本的兴献王墓由黑瓦改为黄琉璃瓦。嘉靖三年,明世宗加尊生父为“献皇帝”,将兴献王墓正式更名为“显陵”。嘉靖十七年,他又为生父追尊庙号“睿宗”。嘉靖二十七年,正式恭迎献皇帝神主入太庙。

(明显陵)

所以为何会出现19座帝陵,是因为有明孝陵、明十三陵、景泰陵,分别埋葬了15位官方认可的明朝皇帝。另外的明祖陵、明皇陵、明东陵、明显陵,都是明朝皇帝追尊自己的父亲(以及祖先),导致陵墓规格升级为皇陵,这便出现了19座帝陵的现象。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