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帝王不入帝王冢为何明景泰帝朱祁钰无法进入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8/5
北京看皮肤病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我们都知道,好多古代留下来的遗址在今天都成为了保护景点,那么为了国人更好地了解之前的文化,我们也可以进入一些景区去看看当年的风采。

说到景区,可能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点儿执念,想要去一次北京,看看首都是什么样子。那么北京最有名的景区之一莫过于坐落在昌平区的明代十三陵了。十三陵顾名思义就是十三个陵墓的总称,在这个地方曾经埋葬着中国明代的十三位帝王。

明代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以后算起,一直到明思宗朱由检为止,在北京的一共有十四位皇帝,那么为什么这里仅仅只有十三位帝王呢?其中有一位皇帝并没有资格入皇陵,他就是明代宗朱祁钰(也称景泰帝)。

接下来我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可能有好多人不了解这个朱祁钰,那么我来说说另一个,被宦官祸害不轻的一位皇帝,同样具有传奇色彩。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之所以传奇,是因为他实在是命运坎坷,而且经历具有戏剧化。

首先来说第一个,受人蛊惑,远“走”他乡。

这里的“走”我要加上引号,就是要说明这可不是字面意思上的出门游玩,他没有别的皇帝那么好命,能去巡视大江南北,而是不得已被掳走,而当时的臣子们脸上挂不住就只对外宣称皇帝北狩未归,真是笑话。

那么堂堂一代帝王为何却被掳走,这还要说他身边的亲信太监---王振。这位大人别的本事没有,胡吹乱捧倒是玩的厉害,明知道自家主子没那么英明神武,还是睁眼说瞎话。有一天边境来了敌军入侵,王振也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顺着皇帝话头开始乱说,直让皇帝觉得自我良好,居然一转身跑去亲征了,也不看双方实力差距,最终皇帝被掳走,王振这个油嘴滑舌的人也被乱军中结果了。

这也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土木之变”,以皇帝被俘,士兵死伤大半画上了句号。

且说皇帝被抓的事儿传回到京城,一众大臣慌神了,哭的哭,跑的跑,总之朝堂上乱成一团,这时候太后坐不住了,心想,我们大明不至于一个男儿也没有,于是开始筹划先定一个君王来稳定朝纲,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此时的兵部侍郎于谦大人,也就是后来写了《石灰吟》的那位,大力推荐帝弟郕王上位,就是本文的主角朱祁钰了。

那么好巧不巧,朱祁钰上位之后改元景泰,遥尊哥哥朱祁镇为太上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也废明英宗长子朱见深为沂王,转而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但太子不久病故,继承人的位置又空下来了。

就这样朱祁钰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在景泰元年,也就是年8月,迎来了哥哥的回归。那这头朱祁钰就想,我好不容易才上位哪儿能那么容易就让你又坐上,所以朱祁镇只能憋屈的以太上皇的身份住在南宫,终于到了景泰八年,也就是年,景泰帝病重了,朱祁镇也是能熬,这时候的武将们以武清侯石亨,徐有贞为代表,开始准备迎立之前的皇帝复位,最后一举成功,终于又坐稳了宝座。

那么接下来关键的来了,英宗复位之后立刻废景泰帝仍为郕王,然后改元天顺元年,就这样,传奇的朱祁镇到这里就说完了,就因为他是两次在位,并且被敌人掳走还能生还,所以才显得如此特殊。

再回到主题,讲了这么多可能有人还是会问这和朱祁钰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去了,就因为朱祁钰仍为王爷,而且皇帝对他心生怨恨,所以只允许他以王爷身份下葬,就连他的皇后杭氏的陵墓也被捣毁,你说这到底是有多大的仇怨…

所以就因为这些,朱祁钰才会仅仅只以王爷的规格入葬于金山口王陵,而不是皇陵。所幸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即位之后,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又扩修了陵墓,后来的嘉靖皇帝又将陵墓建筑中的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使之符合了帝陵应该有的气派。一代皇帝终于在死后得到了宽慰。

或许就是因为皇帝自身的尊严吧,他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那就必须做点儿什么挽救一下,所以朱祁钰不得入皇陵,还有其皇后杭氏也成了一个耻辱,说起来都是政治的牺牲品,也不过多点唏嘘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