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明十三陵有十三座陵墓,而明朝有16位皇帝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8/9

明朝享国年,共有16位皇帝,大部分皇帝都葬在了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陵寝,即明十三陵,这是北京旅游打卡之地。

十三陵,即埋葬了十三个皇帝,那么多余的三个皇帝哪去了呢?骨灰撒入大海了吗?

不是的。

这三个多出来的皇帝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炆和朱祁钰,他们为何不葬入十三陵呢?个中原因,十分复杂离奇,咱们一一来看。

朱元璋

朱元璋乃明朝开国皇帝,一手打下了大明江山,按理说他最有资格葬入十三陵的,可为何子孙后代把他“抛弃”了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朱元璋死的时候,京城还在南京,当时还没有迁都,所以老朱只好孤零零一个人葬在了明孝陵。

而且,朱元璋死的比较突然,明孝陵规模又十分巨大,整整动用能工巧匠10万多人,历经25年之久才最终建完,等工程竣工的时候,已经是永乐三年了。

所以,朱元璋没得选择,只好葬在了南京。

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当年太子朱标死了之后,老朱悲痛欲绝,于是就把儿子的爱转移到了好皇孙朱允炆头上,还把继承人之位直接越过了众儿子,传给了孙子朱允炆。

到底儿子亲呢?还是孙子亲呢?

老朱认为孙子亲,这大概是老年人的通病,隔代疼吧!

老朱死了,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忌惮各位叔叔的威势,于是开始动手削藩,然而,最终削藩没有削成,反倒逼反了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

朱棣早就窝了一肚子火:“凭啥老爹不把皇位传给我?朱标死了之后,按照顺位排序,皇位应该是我的。”

忍就忍了吧,可是朱允炆继位之后,立马就要削藩,倘若交出军权,还不得任朱允炆宰割啊!

与其如此,不如反了!拿回我应得的一切!第二年,靖难之役爆发,又历经四年,南京城破,朱允炆一把火烧了皇宫,然后不知所踪,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

朱允炆失踪了,没法葬入皇陵了,其实就算真的找到朱允炆,朱棣也会把他挫骨扬灰的。

朱祁钰

朱祁钰是著名的替补皇帝,本来皇帝轮不到他的,因为他不是嫡长子,可是皇帝哥哥朱祁镇在太监的忽悠之下,效仿朱棣御驾亲征,耀我国威。

可是最后,国威没有炫耀成,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了俘虏。

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弟弟朱祁钰就被硬推上了皇帝宝座,其实朱祁钰并不想干这个皇帝,因为此时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北京岌岌可危。

朱祁钰害怕啊,害怕成为徽钦二帝,他读过北宋历史,徽钦二帝所遭受的非人虐待触目惊心。

后来,在朱祁钰的英明领导下,在于谦的正确指挥下,北京城军民同心,众志成城,用勇气和决心铸造了牢不可破的坚固长城,阻挡了瓦剌大军一次次疯狂的进攻,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瓦剌退军了,北京保住了!

朱祁钰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消停几天了,然而,就在这时,朱祁镇回来了,被瓦剌放回来了!

朱祁钰傻眼了,我这刚把瓦剌击退,你就来享受胜利果实了,你来的太赶巧了吧!可是,我皇帝还没当过瘾呢!你就先等几年吧,让我过一过皇帝瘾。

朱祁镇就被监禁起来了,然而朱祁钰还是心太软了,有些麻痹大意了,没有认识到政治斗争复杂性和残忍性,七年之后,朱祁镇联合石亨、徐有贞发动了夺门之变,把朱祁钰赶下台了。

一个月后,朱祁钰离奇死亡,据说得了怪病而死!

之后,朱祁镇指责弟弟“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赐谥号为“戾”,以亲王的规格葬在了西山景泰陵。

所以,不心狠手辣就出来搞政治,会迟早被政治搞死的!

参考文献:《明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