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这人高考多科满分,数学却考了0分,北大坚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12/19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清华北大现在是我国的最高学府,能够有幸进入这两所大学就读的人,将来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在近代的时候,这两所大学就已经表现出特立独行的一面了。

当时的北京大学可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无数的学者在这里用笔抨击着中国旧社会的统治,力求唤醒中国的民众。而这也正是这两所高校能够成就如今模样的原因,他们为改变中国而来,最终成功引领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别看现在进入北京和清华大学有非常多的障碍,其实在上个世纪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例外情况发生的。那个时候这两所高校的招生制度还不完善,在招生名额上有很大的余地。有一位学生高考多科满分,以数学0分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他是谁呢?

这个幸运的学生名字叫做吴晗。他的数学考了0分被北大拒绝,最终清华大学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而他也不负众望,成为了一代历史学家。

一、北大不成文的规定

在旧时代的中国,北京大学在文化方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当时这里聚集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任教,可以说这里是中国学者的天堂。在北洋时期,由于革命宣传的影响教育方面还比较开放,北洋政府对于这些学者并没有过多的干涉。

于是,北京和清华大学便成为了当时培养中国年轻人才的基地。从总体上来看,当时的北京大学在文科方面比较强,而清华大学在理科方面比较占优势,著名的文化学者胡适就在北京大学任教。

热血青年吴晗当时就想要进入到北京大学学习。吴晗原名叫做吴春晗,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展露出了学术天赋。他发表的一篇文章深深的受到了胡适的欣赏,而他也因此得到了胡适的信赖。

胡适任职中国公学的校长时,胡晗就是他的学生,两人时常在一起探讨一些学术问题,吴晗的观点往往能够得到胡适的赞同。在胡适任职北大之后,吴晗也想进入到北京大学学习。

不过,北京大学可不是想进就进的,在进之前还得通过一次考试。吴晗在这次考试当中拿到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他的各科成绩都拿到了满分——除了数学。

吴晗的数学拿了0分,这倒不是当时的数学太难,而是吴晗对于数学没有兴趣,他与胡适在一起,主要讨论的也是历史和文化问题。在数学方面,他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才华。

当成绩出来之后,胡适虽然很想招这位其他科目都满分的学生进入北京大学,然而在当时北京大学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数学考0分的人是无法进入北京大学的,所以吴晗被北大坚决拒收。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恐怕也跟北京大学在理科方面偏弱有关。差哪门就补哪门,北大理科差自然要想办法将理科搞上去,而数学是理科与工科的基础。因此,北京大学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并不稀奇。

可是,吴晗的零分确实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为北京大学没有办法招收他成为学生。就算胡适曾经向北京大学的人求情,可是吴晗依然没有得到进入北京大学的机会。

最终,吴晗向北大旁边的清华大学递交了申请书。清华大学方面在看到吴晗的文科成绩后,便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既然北大不收,那就让清华大学拿走吧。

进入清华大学的吴晗,最终又有怎样的成就呢?

吴晗最终成为了我国一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二、吴晗在学术上的成就

吴晗进入清华大学之后,依然与胡适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他经常与以前一样与胡适讨论一些学术问题,不过随着他在清华大学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吴晗成为了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而胡适,众所周知他偏向国民党一派。最终两人在政治上面的分歧越来越大,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就逐渐中断。

吴晗曾经想要挽留自己的这位导师,他写信想要约胡适见面,可是却遭到了胡适的拒绝。最终胡适跟着国民党前往了台湾,两人之间的师生情谊也就此中断。

不过,吴晗确实受到了胡适很大的影响,他在学术方面的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胡适的办法。胡适曾经举荐吴晗当清华大学的工读生,专门研究明史,在大学期间吴晗也确实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关于明史研究。

吴晗的文章受到了当时中国史学界的一致欢迎,这位初出茅庐的学者在毕业之后正式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名教师。

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战争的持续,吴晗发现当时的民国政府实在是腐败不堪。渐渐的他开始对国民党当局产生不满,在思想上也逐渐左转。

年吴晗加入了民盟,他全盘抛弃了胡适的读书救国理论。作为一名学者,他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读书并不能拯救中国,哪怕就是发表一千篇一万篇关于明史研究的论文,也丝毫不能改变旧中国的现状。

加入民盟的吴晗,开始四处奔走为一个全新的社会进行活动。他对国民党当局进行无情的批判,积极投身于各种反蒋活动当中。

可以说,他这样做是当时中国学术界的一种无奈之举,当时的中国确实是安置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老老实实研究明史并不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只会看着周围的人生活得越来越困难。

在解放战争时期,当时饥荒非常的严重,物价上涨飞快,上午还能吃一碗面的钱,下午就连汤都喝不到了,这都是国民党统治者收割人民财富的原因。

这种金融上的剥削对于胡晗这样拿固定工资的人影响最大,因为工资是死的,要涨也只能是一个月一涨,不论是频率还是速度都根本就追不上物价上涨,文人几乎没有不饿肚子的。

然而,加入政治活动占据了吴晗太多的时间,在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反蒋活动之后,他再也没有写出过像以前那样精彩的史学著作了。他的学术生命就到此结束了,之后他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政治上。

到了中国解放战争的时候,为了应对当时大批学者的抗议,国民党当局竟然使出了暗杀的手段,著名学者李公仆,闻一多等人就接连被暗杀,吴晗也越来越愤怒。

他写了一篇文章名叫《论暗杀政治》,在这篇文章当中,他尖锐的对国民党统治进行了批判,指出国民党就是特务专制。他用自己在研究明史时所用到的学识,来抨击国民党统治。

新中国成立之后,吴晗继续在学术岗位上发光发热,他曾经组织过明十三陵中定陵的挖掘工作,当然大家都知道,那是一次非常糟糕的皇陵挖掘。在那之后,凡是没有被盗过的皇陵,通通都不被允许挖掘了。

年的时候,吴晗新编了一个戏曲名字叫做《海瑞罢官》,这本来是文人的爱国之举。到了动荡的年代,他的这一出戏遭到了某街别有用心之人的批评。后来他被批斗了,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里,吴晗的生活非常的凄惨,连他的家人也受到了连累。

年10月11日,吴晗被迫害至死,在他死前头发已经被人拔光了,他的骨灰至今下落不明。

小结:

那样一段动荡的历史造就了太多的惨案,再去追究这些过错,只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痛苦当中。吴晗是我国一名优秀的历史学者,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他学者的那一段生涯,他致力于明史研究,当社会越来越黑暗时,他发觉读书不再能改变社会,于是便积极的加入到社会活动当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结束之后。有关部门已经为吴晗平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