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十三陵中,有一位墓主人创下了在位时间最短的先河,仅仅29天即驾崩,这就是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的传奇经历,不禁让人心生好奇。今天,我们开启明庆陵的探秘之旅。
01明庆陵
明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的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黄山寺南麓。
庆陵占地约2.76万平方米,建造共历6年。
庆陵的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
02传奇的墓主人与明庆陵独特景观
朱常洛是万历皇帝的长子,但与他父亲正好相反,一个是在位时间最长,长达48年,一个是在位时间最短,只有29天,这一长一短,真是鲜明的对比。
庆陵墓主人的传奇之处。
1、太子之位
朱常洛的母亲是李太后宫中的一个宫女,李太后就是万历的母亲。
朱常洛出生后,万历不是很喜欢,他喜欢郑贵妃所生三子朱常洵,欲立朱常洵为太子,但被大臣们所抵制,这一国本之争持续15年,最后朱常洛胜出,成为了太子。从中不难看出,明光宗的帝位之路走的很艰难。
由于万历皇帝活的太久,朱常洛当了近20年的太子,在万历48年(年),朱常洛终于登上皇位。
2、死因
世事无常,朱常洛即位29天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初登皇位的朱常洛,身体健康,10天后,朱常洛病倒,以至于起床都费劲。
总之,朱常洛的死与他自我控制力很差也有关。据记载朱常洛白天忙于朝政,晚上忙于后宫,身体透支,又由于红色药丸大补,就有了如此的结局。
3、庆陵的前世今生
朱常洛建陵的位置最初叫“景泰洼”,不禁让人联想到景泰帝朱祁钰,让人以为朱常洛鸠占鹊巢。
根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七年()年,朱祁钰开始修建陵墓,历史四个月修建完成,并把皇后葬入了地宫。
由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成功后,朱祁钰被废,其死后便没有被葬入帝陵。同时,朱祁镇还拆除了朱祁钰的陵墓,所以朱常洛躺的地宫并不是朱祁钰的,它是一座完全新建的地宫。鸠占鹊巢一说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独特的庆陵
庆陵的独特之处要从建制、用料及排水说起。
庆陵的格局是模仿献陵来修建的,但是庆陵的明楼和宝城,完全模访昭陵修建。
之所以说它模仿献陵,是因为它的两进院落中间也是隔着一座小山。
如今,庆陵的明楼区域前面的一个土坡,就是当年那座案山。
庆陵地下玄宫的建筑用料非常独特的。十三陵中其他各陵地宫用料都是砖石并用,只有庆陵玄宫不仅全部用石料,而且其后殿、中殿和前殿都有重门相隔。
庆陵独特的排水系统,是为了保持庆陵的风水格局以及龙砂不被损伤。
庆陵采用了一部分地下一部分地上的排水方式。宝城明楼用地下涵洞排水,至第一进院落左后方时再次以明沟排水。
这种排水方法在明陵中独有,它不仅适应了“水绕山缠”和“龙砂不可损伤”的要求,而且使陵园的景观更加优美。
朱常洛在位时间的短暂,以至于他在朝政上没有做太多的事情,但还是有一些值得称赞的地方。例如免去当时很高的矿税;由于万历当时很长时间的不上朝,大臣更新的速度不给力,他提拨一些有能力的大臣。
《明史》曾这样称赞其:“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历经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物是人非,留下的只有庆陵,尤其是其中精美的墓碑,其颜色保存至今未褪,成为帝陵文化的忠实记录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