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长城春色无限好,瞻仰的不止是风光,更是先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1/28
北京最好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314/8744646.html

四、五月的北京,正是百花盛开的好季节。在这春光绮丽的日子里,到郊外去行行,是件赏心悦意的事。北京可供郊游的地方很多,碧云寺、明十三陵、顾和园……·固然是好去处,而到八达岭去领略一下北国的自然风光,看一看古代的伟大建筑一一万里长城,也别有一种雅趣。

我对八达岭并不怎么生疏。年春春天我到过,从此对它也就有了深厚的感情,其想有机会再去看看它。四月二十七日,我随同回国观光的侨胞们去游览八达岭,使我得以实现旧地重游的愿望。

从京城到八达岭约一百五十余华里。清晨,我们分乘五部大汽车,出德胜门朝西北方向驶去。车经清河、沙河、昌平、南口等集镇,这段马路是柏油铺的,不甚崎岖,只是中间有几处正在翻修中。记得前年我去时,昌平至南口的一段路,还未完成。而且现在路的两旁,都已栽下树木,有二米多高,枝上长出嫩绿的新叶,迎风风摆动,含着无限春意。过了南口,汽车就沿着曲折的山路行进,不时绕盘在高山峻岭之中,放眼向窗外望去,下面是深涧险谷,远处是重峦叠嶂,形势雄伟,气象万千。不久,就看到居庸关了。

居庸关建在山沟之中,两旁高山屹立,因此它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现时保存的关城是明朝初年建筑的,关口上写的居庸关三个大字,虽已剥蚀褪色,但字形仍可辨认。相传秦始皇筑长城时,從居庸徒于此(即把筑城的兵卒和民工迁居在这里),这就是居庸关得名的由来。关两旁的山坡上,野丛生,一片葱茏郁茂茂,早年有居庸叠翠之称,并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汽车穿过屠庸关,路边出现一个凸起的石台。这个叫做云台的台子,原来是一座建筑物的基座,上面的建筑早已塌段,目前仅剩下一个四方形的空台。它保存了许多元代的雕刻和各种文字的经文,是研究文学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它的艺术价值也很高。到八达岭时已近响午。我们下了车,略事休息和进餐后,就开始登上长城了。

我们从北门锁钥关口旁边拾级登城。在关口两侧,长城依山上筑,倾斜度极大,越向上走就越感到困难。可是,为了要详细地看看这具有二干五百多年历史的伟大建筑,有些年已花甲的老华侨,扶着手杖,亦步亦趋的且行且看。一位七十多岁的非洲老华侨偕同六十多岁的太太,也跟着大家一齐登城,尽管别人劝告他们不要上去,但他们仍坚持着要上去。

这一段的城墙,经过修,已很整洁。我们走上八达岭的城楼高处,倚墙跳望,但见长城像一条长龙似地蜿蜓着,依山势的高低向远处伸展开去,忽起忽落,干形万状,至为壮观,怪不得古人说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转过头来向前面望去,隐隐约约的是一片广阔盆地,这时,不禁使我想起古人所描绘的塞外风光的景象但如今不再是那荒凉的了。我又抬头看那碧蓝的天空,看那青青的山和那玉带般的长城,顿觉心旷神怡。在高处风很紧,我拉着身边的一位华侨青年的手,和他肩并肩地靠在一起,同感祖国河山是何等壮丽!多么伟大!

谁不希望在长城留下自己的肖像呢!于是,携有照相的侨胞,纷纷取角度,以长城的雄姿作为背景,来个全家福或是自己的肖像。这天虽然不是星期日,但游人还是不少。几年来,八达岭已成为国内的游览胜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宾和回国观光的侨胞,都曾来过这里。人们瞻仰了长城,对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和中国的悠久历史,有了更具体的认识;而且莫不惊叹赞颂。

据说,在八达岭附近,已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景致更加优美,将吸引着更多的游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