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靖江王陵驶上保护开发快车道人民资讯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2/11
北京皮肤病医院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702/4648924.html

「本文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杨湘沙文/摄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知其受;不在其中,不知其累。这话一点不假。日前如果不是由小伍开车领着转了一大圈,记者虽然也大概知道靖江王陵占地面积很大,但能大到这个地步,却完全没有意料到:光是中心密集陵区就占地7平方公里。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王陵和王陵(总共有11个)之间,近的“比邻而居”,远的竟然相隔了数公里,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次妃墓和将军墓散落各处。   一路看过来,陵墓之间的道路状况不一,少数几个墓之间是水泥路面,比如说已经对外开放的庄简王陵和康僖王陵,交通条件就很不错,但更多的墓和墓之间还是坑洼的泥巴路。泥路两旁杂树野草丛生,茂盛的地方甚至会遮住一部分路面,让本就狭窄的泥路更显逼仄。每日里要把这些陵墓一一巡视到,做到对陵墓保护状况了然于胸,防止主观或者客观的破坏,将各种可能的祸患消弭于无形,对于只有四五个人的靖江王陵博物馆保卫科来说,工作量还真的不小。尤其是在资金紧张、整个馆里只有一辆公务用车(文保巡查车)的情况下,要想把文保工作做细做好,劳动强度更是要比普通人大出不少。   据小伍介绍,来自外界的威胁因素有很多,比如不法分子对野外文物的觊觎,比如擅自闯入的家禽家畜对园区植被的破坏,比如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村民的偷耕偷种偷伐行为,都需要密切监控,及时处理。至于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破坏,也必须时刻警惕。任务重,责任大,“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偷不得懒的,没车的时候就走路呗”,保卫科干事小伍似乎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并没有把这每天的辛苦当成多大的一件事。   记者从交谈中得知,作为明朝帝王陵墓体系中藩王陵墓最典型的代表和桂林历史文化名城中具有标志性的文化遗产,靖江王陵在年就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了国内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王陵保护范围内的安保工作一直就是重中之重。   据介绍,早在年靖江王陵博物馆管理处就完成了靖江王陵重点区域安防工程的验收工作,除了完成靖江王陵安防、技防补充外,在庄简王陵、荣穆王陵、停车场、办公区及路口增设了一批探头和摄像头,并进一步升级了防雷系统,为靖江王陵的安全保卫提高了安全系数。近几年,馆方在安保方面持续投入了大量精力,做了大量工作,在经费不足、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从周边乡村聘用了一批兼职的文保员和安保员,建立了遍及保护区的群防网络,使文物保护点做到了人防、技防、24小时防。“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对件石刻和野外文物遗址天天巡逻检查,是我们雷打不动的任务。”小伍说。   记者相信,正是因为有了强大周密的安保措施做后盾,靖江王陵的保护和开发才能够放心地进入快车道,而今年6月25日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的顺利举行,就是王陵的保护和开发驶上快车道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一天开始,靖江王陵正式实现了从”一陵”到“三陵墓一馆一基地”开放格局的新突破,带给市民和游人的不再是一个只能“到此一游”的庄简王陵,而是面目焕然一新的王陵群。靖江王陵管理处同仁多年来的努力为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及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和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更让人心动的是,据一位馆方管理人员透露,目前王陵保护范围内的考古调查已经全部完成并取得可喜成果,而针对遗址公园路网建设的一笔专项资金也已经到位,连接各王陵遗址的游览道路将在近期动工建设。一旦建成投入使用,7平方公里内的各处遗址将会如散落的珍珠一样被这些路网连成一串,在遗址公园内的游览、漫步,无疑会成为一件让市民和游人倍感轻松愉悦的事情,不再有遗珠之憾。届时,“靖江王陵大遗址将呈现出公园般的美丽和绚烂,成为中国南方具有典范性和表率性的考古遗址公园”。   靖江王陵的未来,显然将是一幅更为宏大的画卷,值得期待。   资料库   靖江王陵   靖江王陵是明朝时分封在桂林的历代靖江王及其宗藩的陵园。靖江王位从受封开始,到末代朱亨歅结束,承袭王位的共有14人,其中第一任靖江王朱守谦死于南京、第十三任靖江王朱亨嘉死于福州、第十四任靖江王朱亨歅死于战乱,其余11位靖江王在死后都葬于桂林东部的尧山西南侧。他们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并以这11座王陵为中心,将靖江王室的宗亲族人都附葬于王陵附近,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陵墓群。   据年的文物调查显示,整个墓群东西8公里,南北15公里,分布面积达多平方公里,占地近万亩,包括了大小墓葬余座。11座王陵分布较为集中,有建筑遗迹的妃子墓、将军墓也较为集中,仅王陵的中心密集区就占地7平方公里,在国内,这是目前发现的遗址保存最完整、陵墓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明代藩王墓群。   靖江王陵内保存完好的遗址有11座王陵、3座次妃墓、20余将军墓及其他宗室墓,这些众星拱月般分布的遗址是中国古代家庭宗法观念的真实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三陵墓一馆一基地   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后向游客开放游览体验的范围包括“三陵墓一馆一基地”:   三陵墓指庄简王陵、康僖王陵、刘氏次妃墓。靖江庄简王陵以全面复原陵园建筑形式向游人展示了靖江王陵完整的规制布局,其亮点是棱恩殿内复原展示明代藩王陵祭场景;康僖王陵则向世人揭开靖江王陵地宫的神秘面纱;刘氏次妃墓的看点是以遗址遗存向游人讲述母随子贵的传奇故事。   一馆指靖江王陵博物馆。博物馆内举办了《靖江藩国故事》基本陈列,陈列由“靖江藩国西南会府”“郁郁佳城尧山王陵”“出土遗珍藩王故事”“昭昭遗址考古公园”四部分组成,并配置多媒体展示厅,全面展示靖江王陵的重要历史、科学、艺术、社会价值以及对桂林文化发展和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一基地指靖江王陵研学基地。现已开设了模拟考古与修复、再现桂林“兵马俑”等研学体验项目,今后将陆续策划、推出更多适合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活动。   (记者杨湘沙整理)   图①:博物馆展出的出土文物。   图②: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开园仪式于今年6月25日举行。   图③:康僖王陵里的石像生。   杨二说说   不到广东,不知自己钱少   曾经有句老话是这么讲的:不到广东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在二哥看来,其实还可以加上一句:不到桂林,不知道自家祖坟粗糙。   如你所知,二哥说的是靖江王陵。   靖江王陵二哥以前也是去过的,在四中读初中时学校常组织去尧山春游,就知道那里有个王陵,但经过大门没有进去。大学毕业后,曾自费去王陵里面看过,溜达了一圈,也没太多感触,觉得不过是古代有钱有势人家的墓地而已。加上有女伴同行,心思不在墓中,甚至都没弄清楚王陵到底有多大,还以为就是围墙围起来收门票的那个范围。   直到这次去王陵,二哥才算是真正知道了王陵的规模,正所谓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如果连亲戚家仆一起算上,整个朱家的墓地分布上百平方公里。即使只算那十一个王的陵墓,占地也以平方公里为基本单位。二哥这才知道,当年买门票去看的那个王陵,只是众多王陵中的一个,叫庄简王陵。由是感叹:没有文化,真的可怕。   对于这靖江王陵,起初二哥是不怎么感冒的,虽然建筑物庄严,占地广袤,气势恢宏,葬品不少,还不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更何况,二哥的祖上家境不显,说不定就被那些王们欺压过、剥削过,没革他们的命就算了,反而还花钱买门票去凭吊,从感情上来说,总有些不太对路的味道。清明回湖南老家扫墓,看到荒郊野地里爷爷奶奶墓地的简陋,再对比一下靖江王陵那些曾经的统治阶级的奢华,这种反差所导致的不对路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不过,风物长宜放眼量,祖上有恩怨也好,没恩怨也罢,都已经是过去式,成为了历史。老在这一点上纠结,对身心健康不太有利,我们得向前看。况且,靖江王陵尽管曾经花钱不少,占地甚广,但到得今天,其实早就不再是老朱家的专属地盘了。未来这里会建成一个考古遗址公园,简单一点说,以后这里就是我们大家的地盘了,有事没事都可以来这里散个步,享受一下郊野的阳光空气。有文化一点的,说不定还能从那些出土文物和建筑物、石像生中得到一些历史文化的熏陶或者人生的启迪。   这么想的时候,二哥的心气顿时就顺了不少。   这件事情再次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要想生产建设搞得好,股份不能少。和我无关的时候,我对靖江王陵不怎么感冒,甚至还有点气不顺。一旦和我有关了,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行走了,钱场不好说,起码那个人场还是会捧一捧的嘛,义不容辞。   靖江王陵中的石像生数量庞大,比全国各地帝王陵中现存石像生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如果算上次妃墓、将军墓等等,靖江王陵的规模也不输北京十三陵多少。这是件足以让桂林人自傲的事情。   这些年,桂林引进了不少文旅项目,投资巨大,效果喜人,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二哥看来,像靖江王陵这样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也许更值得有关方面加大投入,毕竟它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摆在那的,全宇宙独一无二,其它城市根本无法复制。而且,靖江王陵基础好,底子厚,离市区又近,包括考古在内的前期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无需太大投入就能上规模,成名片,因此,何乐而不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