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一代帝王陵,一部明朝史,几个待解谜明十三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8/9
白斑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0904/4250130.html

(接上集)

第七谜:为什么大多数神功圣德碑上没有字?

明十三陵一共有14块神功圣德碑,其中:

1、思陵的石碑不是明朝立的,而是清顺治十六年()时立的,正面刻《皇清敕建明崇祯帝碑记》。

2、神道上的神功圣德碑是明宣德十年()专门为长陵建的功德碑,正面刻有仁宗朱高炽生前为他父亲成祖朱棣撰文的、长达多字的碑文。

3、长陵陵门内第一进院落东侧的圣德碑上,在明朝时期是没有字的,现在上面的字是清朝乾隆和嘉庆父子刻上的。

所以,明朝时期立的13块碑中的12块,在当时都是没有刻字的。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立的圣德碑却不写字呢?

在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这也并不是什么不解之谜。

这事儿还要从嘉靖皇帝说起。

在长陵之后的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这7陵在建成之初,在陵宫内是没有圣德碑的,在嘉靖十六年()为了掩饰他世子上位的自卑心理和满足他好大喜功的心情,特意在给自己大张旗鼓的建寿宫的同时,给之前的这7陵也加建了圣德碑。在嘉靖二十一年()建成了,却在碑文的撰写上出现了问题。

原来,早在太祖朱元璋就规定了,前面皇帝的碑文,必须要由接班人亲自撰写。所以,嘉靖要给他兄弟、大爷、爷爷、爷爷的爸爸、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写碑文,而且还要超过之前爷爷的爷爷的爸爸仁宗朱高炽写的字,现在我们高考作文要求是不少于字,嘉靖这是要写多少篇高考作文呀!

再者,时隔年代久远,缺乏生动而有感觉的资料,况且还有当过俘虏的英宗、恋母情结的宪宗、天天沉醉在豹房的武宗,这些在要写成正能量的作文该有多大的难度呀!

最关键还有,他大爷孝宗朱佑樘的皇后张氏,也就是他婶子,与嘉靖登基之初在“大礼仪”之争上接了梁子,嘉靖非常厌恶她,称她为:“宫中久恶之妇”。你说以嘉靖的脾气要写文章赞美她可能吗?

所以,嘉靖索性就交了白卷,都不写了。

结果,后代有样学样,他儿子、孙子、儿子的孙子、孙子的孙子的圣德碑也就都没有再写字了!

第八谜:为什么皇陵是黄琉璃瓦而妃子坟是绿琉璃瓦?

在中国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不管是宫殿还是墓葬建筑都要严格遵守,其中也包括建筑的装饰和颜色。

从宋朝开始,皇室就开始是用黄色的琉璃瓦。

明朝非常讲究五行八卦,在皇宫的规划中认为,皇宫为天子之宫,择中而立。按照五行之色,中央为土,其色为黄;东方为木,其色为青;南方为火,其色为红;西方为金,其色为白;北方为水,其色为黑;所以明朝规定皇宫、皇陵和奉旨修建寺庙才可以使用黄色琉璃瓦。

而诸王为东方,属木,其色为青,所以府邸用青瓦。而妃子的地位,与皇子相同,所以也就用绿瓦了。

第九谜:清朝乾隆对明十三陵“挖坟掘墓”是真的吗?

民间一直都有传言,说乾隆对前朝皇陵挖坟掘墓,在乾隆五十年()以修缮十三陵的名义,拆下楠木用到自己的清东陵。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先看一下对于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这整整2年修缮的宫中档案记载和各陵现存的情况,改变如下:

1、功德碑:神道上的神功圣德碑碑亭由木构梁架屋顶改为石券顶;除长陵和思陵的其他十一陵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均被拆除,使石碑露天,只在原台基上修建宇墙;

2、各陵所有的配殿、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等建筑全部拆除;

3、外罗城:永陵、定陵外罗城被拆除;

4、裬恩门:永陵、定陵的裬恩门由原来的面阔5间改为3间,保留了单檐歇山顶;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昭陵、庆陵、德陵九陵的祾恩门也缩小了间量,并将单檐歇山顶改建成为硬山顶,有的柱网布局形式也与原来不同,茂陵、泰陵和康陵甚至连台基也是一起缩建的;

5、裬恩殿:永陵、定陵的祾恩殿由重檐7间缩为单檐5间;景陵、昭陵、庆陵、德陵四陵的裬恩殿间都缩小了间量;

6、明楼:康陵的明楼整座建筑一起缩小;除永、定二陵外,其他各陵明楼均由原来的木构梁架屋顶形式改为条石发券的无梁殿式结构形式;

7、宝城:定陵原宝城花斑石的垛口被拆除;

基本保持原样的:

1、长陵的裬恩门、碑亭、裬恩殿、神帛炉保持原样;

2、献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的裬恩殿保持原规制;

3、永陵、定陵的明楼保持原有的石券顶;

4、各陵的陵墙、宝城墙、神道、石桥基本保持原样;

增加建筑扩大规模的只有思陵,享殿扩建为5间,陵门扩建为3间,修建了宝城和城台,并把碑亭移至城台上改为明楼;

(由于涉及到的图片太多,所以后续对于每个陵再叙述展示)

所以,从以上记录看,乾隆年间的这次大修,其实是拆除改小的比较多,涉及到每个皇陵。基本保持原貌的只有长陵比较多。扩建的只是思陵,其实思陵建成之初本来就非常小,所以与其说是扩建,不如说是恢复皇陵的建制。

清廷关于此次维修的的奏章称,当时拟运回京城,以备各工取用的有旧砖万块、大小楠木件、木墩头件、改砍糟楠木件、小件楠木截头折方余尺、花斑石余块。

这些至于是用到清东陵还是京城其他工程上就不得而知了!

老常

于北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