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中国王朝的最后记忆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10/16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从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年孙中山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总共经历了年。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经历秦、西汉、东汉、蜀魏吴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总共存在64个王朝。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多少兴衰成败、改朝换代到今天早已尘埃落定,定格成一种真正的历史记忆。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达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思想禁锢最严厉的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非常不利于思想的解放和自由,导致当时中国不能放眼看世界,被列强欺辱打压,在内外交困的社会环境下致使清朝最终被国人推翻,走向灭亡,至此中国开始走向了民主、共和的极其曲折的探索发展道路。

  总得来说,清朝十二个皇帝相比明朝皇帝来说,绝大部分都很能干。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也是最大的一个盛世。清朝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能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成为皇帝中的楷模,为后世称颂的少数帝王。清朝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清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当属雍正,就连喜欢他的父亲康熙皇帝都评价他“喜怒无常”,最终因勤勉于政积劳成疾而死。

究竟雍正是“暴君”还是“仁君”,几百年来关于他的争论从未停歇,不管对他怎样的争论不休,他都是清朝十二位皇帝中最勤奋的皇帝,就因他在位期间为百姓谋福利,严惩贪官污吏,便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说起雍正,就让我想起了他的归葬地清西陵,清西陵也是雍正创建的。清朝的历史可以说堆积如山,想说是说不完的,一般人是说不明道不清的,这些都是清史专家的事,清西陵,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帝王,中国皇帝陵从秦始皇陵到光绪崇陵止,共经历了二千多年历史,可以说清西陵成了帝王陵的绝版,成为了中国王朝的最后记忆。

  二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生于南方长于南方的我,我还真不知道北方有个清西陵,对此相当陌生。就在五年前,我准备远行时,随手翻了翻中国地图无意中才发现了它的存在,就这样我认识了清西陵,后来到北方工作,才对它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清西陵占地面积达余平方公里,陵区内古木随处可见,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镶嵌在千余间宫殿建筑间显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古松、古柏与各类宫殿相得宜彰,古韵幽幽、气势磅礴,深入其间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贻,这里是最适合修养生息的地方,当你放下都市里疲惫的身心,溶入到这种赏心悦目的风景中,亲吻一下这里清心的空气,你会豁然开朗,你才会明白“一万太久,只争朝夕”的人生真缔。这里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0多人。不管他们生前是多么的风光无限,还是死后再怎样的风光大葬,都已成为灰飞烟灭的历史记忆,一个王朝由强盛至衰落,总是逃不过历史的轮回,多少英雄豪杰也注定成为历史,最终与黄土为伴。总之,在这里给人的感觉,人生短短不过一百年,活着真好。

我曾经在《那山那水的别样天》这篇文章写道:“我是一个工作尽心尽力的人,但是我不提倡“白加黑”的工作方式,人需要健康的工作和快意的生活方式,因为人来到这个世上停留的时间太短,也许我们“沉睡”的时间可能与“天地同寿”,所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有极其道理的。当然我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我只不过对人生有一种自己的认识罢了。我讨厌那种“血汗工厂”式的工作方式,我反对哪种没人性的以掠夺别人“剩余价值”而积蓄财富观的人,我渴求哪种善于工作善于生活的生存状态,我认同生命的意义在于理性与感性中不停转换中进行着,因为一个人过于理性会让人畏惧而生恨,一个人过于感性会让人无助而生厌。人需要活得有精气神,我们必须抛开哪些烦琐的人情事故,最好独自己一人溶入到大自然中去欣赏和品味那山那水的别样天,总之快乐就好。”人活着就是最大的道理,在这方面雍正做得很差,是一个不会懂得生活也不会懂得工作的人。

  雍正是一个令人很佩服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累死的令人可恨之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狂,是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工作最勤奋的帝王,是帝王中楷模的楷模。对于他的死,争议了几百年,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说他是被吕四娘刺死的、有的说他是被毒死的、有的说他被宫女和太监缢死的……每种说法都没有实质性的依据,都不可信。

至于雍正暴卒,说穿了,我认为他是累死的。雍正在他做了皇帝后,他不近女色、远离宠臣、摒弃宦官、事必躬亲,他几乎每天都劳作到深夜,平均每天才睡4.5个小时,每天批奏折上百本是常事。一年只有在他生日那天才休息,他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联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仅以雍正帝批阅的奏章来看,雍正执政十三年,用汉文写的朱批奏折就达余件、满文奏折余件,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多达余字。

雍正从45岁登基到58岁死,短短十三年的疯狂工作,不累死才怪,死后移葬在清西陵的泰陵。我想,现在的人只要学会工作和学会生活,一般活到90岁是没问题的,可千万别学雍正那种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方式。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风格最完善,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游走其间,你会感受它完美的精气神,仿佛你会感受到这位最勤奋的帝王还在加班加点的工作,让人敬之也惋惜之,总之回味无穷,让人对人生不得做彻底的深思。做为普通人,我们没有雍正那样雄才大略、改革吏制、励精图治的卓越成就,但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想我们是能做到的。

  三

  昌陵,位于泰陵西1公里,是嘉庆皇帝的陵寝,目前还在修缮中,没有对外开放,游人无法见其全貌。据了解,昌陵的建筑形式与布局,跟泰陵基本一致,其豪华富丽亦不亚于泰陵。隆恩殿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地面用贵重的花斑石墁地,黄色的方石板上,带有紫色花纹,光滑耀眼,好像满堂宝石,别具特色。同时,昌陵有清朝建立的最后一座圣德神功碑亭,此后清朝皇帝各陵均不建圣德神功碑亭。与泰陵、昌陵相比道光的慕陵显得寒酸多了,没按清代帝陵原有的规制建设,没有方城和明楼,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也没按清朝皇帝陵寝要西陵、东陵的昭穆次序依次选址既“父葬于西陵,子要葬于东陵”的祖制进行,本来道光皇帝的陵寝按制应建于东陵,但道光皇帝在东陵的陵寝竟出现了渗水情况,所以最后道光皇帝陵就搬至西陵了。光绪的崇陵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帝陵,也是清西陵中唯一被挖掘并可进入地宫参观的陵墓,总体感觉比十三陵的定陵的地宫小些,不过基本规制与定陵也不差一二。

  嘉庆是一个平庸为人比较懦弱宽厚的好人,做为帝王,在位二十多年,总是在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日子,他活得辛苦,活得太累,思维处于祖宗家法之下,“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是他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用现在的话说,凡是祖宗说的都是正确的,凡是祖宗定的制度都是正确的,是“两个凡是”的坚定维护者。要知道中国文革后期的“两个凡是”害了多少人,多少人的思想被禁固,社会倒退不说,那时谈改革,简直是痴人说梦。嘉庆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按祖宗“实录”办事的人,到了晚年,更是如此,清朝衰落由此开始。

  四十来岁的道光继嘉庆位后,也是一个没什么才能的主,做为十全老人乾隆的嫡孙,虽然最勤俭,但是穿着打了补丁的龙袍当皇帝,说实话做为一国之君,真是国人之耻,并不会奉为美谈。据了解,为了效仿道光的“节俭”,当时满朝文武不管裤子是不是破了,纷纷在膝盖处打起了补丁,甚至有人为了求一个有补丁的裤子而开出高价。一时间,京城旧衣铺里的破衣旧衫也成为了抢手货,很多官宦人员拿出自己崭新的袍褂而去换回旧的穿,到后来旧袍褂的价钱比新袍褂的价钱还要贵出好多倍。特别是在大清朝的早朝上,如同一群破衣烂衫的乞丐们在那里开会,如此场面真是让人汗颜,看着这帮君臣丑陋的表演,大清朝的气数也算所剩无几了,直至年香港被割让给英国后,道光真正意义成了卖国之君,他所有的功绩都化无为乌有,他在清西陵里的陵墓没有了功德碑,从此他的后继者咸丰、同治、光绪三位皇帝也跟着失去了立功德碑的资格。这就是俗话说的,老子无能,儿子、孙子跟着倒霉。

  做为道光的孙子光绪,是中国历史上最苦命的皇帝之一,虽然死后风光大葬清西陵,但死得很惨,是被砒霜毒死的,背后主谋是慈禧。他有奋发图强的思想,可在慈禧的掌控下,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虽然有变法图强的经历,总的来说他还是有思想有主张的人,并不是他无能,而是慈禧大权独霸,说穿了,他只不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傀儡皇帝,是大清寞落王朝的一件装饰品而已。

  四

  深入清西陵林阴小道中,如果有时光隧道回到清朝,这种历史的清晰度可能会更深,你会深深体会到皇帝不是神,是人,他们的悲苦有谁人知?你会看见:工作勤奋的楷模雍正还在挑灯夜战的批阅堆积如山的公文,这时你一定看不下去,也许你会心痛的对他说:“皇上,保重龙体吧,别累坏了自己,要知道一万年太久,要只争朝夕呀,人活着才最重要”;平庸懦弱宽厚的好人嘉庆正在照本宣科的按祖宗家法办事,这时你一定看不下去,也许你会心痛的对他说:“皇上,两个凡是要不得的,得进行改革才有活路,不然会死得很惨”;道光穿着打了补丁的龙袍与一群也穿着打了补丁的群臣在开会,这时你一定看不下去,也许你会心痛的对他说:“皇上,别做表面文章了,安抚天下百姓,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才是王道,否则死后也会被人骂的”;苦命无能的光绪正在房中哀生叹气、怨天尤人,这时你一定看不下去,也许你会心痛的对他说:“皇上,别这样折磨自己了,拿出男子汉的勇气,拿下一个女人,拯救一个中国,就算死也死得有尊严”。

  然而历史是不能想象的,历史注定就是历史。品味清西陵,半部清史在其中,意味深长,回味无穷。想想如此大规模的陵墓群中多少悲观离合,多少想不清道不明的事,世间十之八九,也算常理之事。帝王不是神他们也是肉体凡胎的人,看看他们,也想想自己,做人不能太过,俗话说,物极必反,工作太认真了,不懂得生活不懂得工作,人是会累死的。做个平庸的好人是不错,但是对事太较真,不知道迂回变通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别人,甚至于害了一群人。节俭,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过于注重节俭,那就失去了人情味,变了味的节俭那是在做秀不是在做人,对人的心灵伤害是很大的。命苦的人很多,不懂得改命运的人是可悲的,只要自己奋发图强,有所作为,那怕在悲苦的人生旅途中前行,心里也是安然自得的。

  来清西陵观光吧,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有迷人的风光,让你放下都市的疲惫,体验一下中国王朝的最后记忆,虽然主要是一些黄土掩埋的君王,但他们本身就是一道丰盛的“历史文化大餐”——让你回味无穷,留恋忘返!

(作者:叶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