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八年(年),朱祁镇三十八岁。应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年龄,但就在这个时候,朱祁镇病重,生命垂危。沙漠中的硝烟和宫廷中的战斗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等待死亡的到来。
皇帝的一生并不光彩。他以小人自居,打过败仗,当过俘虏,杀过忠臣。要说他是个好皇帝,真的是鬼都不信。但他是个好人。他信任他周围的几乎每个人,从王镇到徐宥箴,到石亨和李习安,不管他们是忠诚还是奸诈。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做到善良,坦然。这些被抢劫的蒙古士兵、卫兵、伯颜·帖木儿和阮郎终于成了他的朋友。在王太后生日之际,他向全国的老人发放福利。每年国家都会给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食物。90岁以上的老人将增加一倍,65岁以上的老人将免于国家任何服务。
但事实证明,好人是当不了好皇帝的。这一年的正月,朱祁镇在弥留之际,召见了同样渡过难关的儿子朱见深,把帝国的重任交给了他。然后,垂死的皇帝想了很久,告诉朱见深他的最后一个愿望,这给他的生活增添了最明亮的色彩。“自从高皇帝之后,
可是每次皇帝驾崩,后宫里总有不少人不得不陪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死后不搞陪葬。你要记住,以后不能有这种事!”“我一定会做的。”朱见深跪在床前,庄严地许下了诺言。从朱元璋开始,明朝皇帝就进行了极其残酷的统治。每次皇帝死了,后宫都要找人陪葬。
朱崇巴和朱老四不用说,就连老实巴交的朱高炽和宽厚仁慈的朱瞻基也不例外。现在这个不人道的制度终于被这个历史上有名的“不是好皇帝”废除了,这是不是讽刺。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帝国,名垂青史,横扫残元,横扫大漠,名声一直保持到现在。
他们都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传奇。他们的成就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但在他们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战场上无数白骨,背后有家中哀号的寡妇幼童,还有深宫里不为人知的哭声。一帝继位,万余骨枯!朱祁镇最终做了他的祖先没有做的事情,这绝非偶然。
他没有他的祖先那么有名,也没有他们的成就那么伟大。但是朱祁镇有一种他的祖先没有(或者不想拥有)的能力——理解他人的痛苦。自古以来,帝王很少了解所谓草民的生存环境。
只要这些人不造反,其他问题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更别说喜怒哀乐,风雨无阻。但朱祁镇做到了,至少在废除人祭这件事上,他理解后宫里那些无辜百姓的痛苦。八年前,他从一个暴虐的皇帝变成了俘虏,再变成了囚徒,从衣服里伸出手,互相拥抱取暖。这段痛苦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了身处困境的悲哀,以及作为一个弱者生存的艰难。
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决定违背祖先的制度,拯救那些无辜的人。诚然,这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行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权利无缘无故夺走别人的生命和尊严。
虽然他一生做了很多蠢事,做了很多错事,但在我看来,他比那些很有才华和谋略的皇帝更像一个“人”。朱祁镇前后两次在位,共二十二年。三十七年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再当皇帝。
在经历了无数刀光剑影和权力斗争之后,朱祁镇终于迎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在这种宁静中,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评价朱祁镇的一生:他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皇帝。
顺治八年(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以38岁的年龄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玉龄葬于十三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