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三陵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这些皇陵从未被盗过。位于北京昌平区燕山山麓的明十三陵占地面积达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庞大的古墓群,由13座皇帝陵和许多陪葬陵墓组成。这些陵墓始建于年,历时多年方才全部完工。这一点实在令人称奇,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众所周知,许多朝代的皇陵都曾遭受盗墓贼的侵扰,甚至包括秦始皇陵和汉武帝的茂陵在内。
在战乱时期,盗墓贼更是猖獗,许多皇陵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比如清朝时期的皇陵就多数被盗。据考古专家透露,明定陵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甚至有一顶无价之宝凤冠。然而,为何明朝皇陵没有被盗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明朝灭亡后,占领北京的李自成和清军都不愿意去侵犯这些陵墓,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样做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尤其是在清朝确立之后,更没有人愿意触犯这个禁忌。明十三陵之所以未曾被盗,原因在于两点。
首先,它们地处位置极佳,配备了出色的防盗措施。明朝皇陵坐落于京城附近,一旦有盗挖行为就极易被曝光。此外,明朝皇陵地宫入口深达27米,要想挖掘到入口就需要进行巨大的工程。而相比之下,清朝地宫入口距地面仅约10米左右。其次,陵墓知情者已全亡。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统治便对明朝皇陵采取了保护措施。经过百余年,明朝皇陵的建造工匠已全故,地宫入口几乎不可能再被发现。
而清朝则不同,在盗挖慈禧墓时,孙殿英得到了当年工匠的帮助,找到了所谓的“哑巴院”,然后直接挖到了地宫入口,从而轻松盗取文物。由此可见,明十三陵得以幸存着实非易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