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连载1:新疆初印象,这不是我印象中的乌鲁木齐
连载2:禾木,中国西部最美乡村
连载3: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碧玉-喀纳斯
连载4:意外之喜,遇见新疆最美独库公路
连载5:天山神秘大峡谷,龟兹古国的神工鬼斧
从库车出来,一路高速,到喀什的时候已经晚上6点多了,不过喀什差不多已经是中国最西边了,所以天黑的会更晚,晚上9点多天还亮着。安顿好之后,就去了艾提尕尔清真寺,来喀什必到的景点,这座寺庙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亚洲影响力最大的三大清真寺之一。
艾提尕尔清真寺已经成为全新疆穆斯林聚礼处,他们每天要做五次礼拜,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达到2-3千人,星期五“居玛”下午男穆斯林的礼拜人数达到6-7千人。古尔邦节时,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来礼拜,通宵达旦地狂欢。最多的时候,门前的广场上跪拜的人超过了十万人。
这里不仅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古代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亚地区许多教阶较高的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和学者都从这里毕业,还有很多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早年也在此受过严格的学业培训,为新疆的历史与宗教研究贡献力量。
因为我们对伊斯兰教历史了解的不多,所以并没有买票进去参观,因为我觉得在寺庙周围的老街和老城区更吸引我,还有前面的大广场,很多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这里玩耍,广场上有很多鸽子,姗姗学步的小孩子都在追着鸽子跑,这样的场面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离开广场,寻着声音,沿着古街往里面走,看到一栋二层小楼,上面有个露天的长廊很热闹,有人在弹琴唱歌,看到门上写着“百年老茶馆”,看到网上也有好多人推荐这里,就进去感受了一下当地人的生活氛围。在这里更能体会到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慢生活的节奏。
进去之后,屋子里没有桌椅,都是铺着漂亮毯子的大通铺,这里几乎没有女人,只有女游客,当地的男人都自带几个馕,然后几个人点上一两壶茶,脱掉鞋盘腿坐在大通铺上,边吃边喝边聊天,这已经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和于小姐没见过世面,也不知道怎么点,就一人点了一壶茶,结果好大一壶,两个人完全喝不完,刚好遇到两个游客跟我闲聊了几句,就分给他们一些。
虽然天还没黑,我们出来后,步行街上的商铺都已经陆续关门了,人少了就不到老城区去逛了,开了一天车,还没吃上一顿正经饭,幸好在广场的对面就是夜市,穿过地下通道就可以到了,经过安检门,路边是整齐的两排水果摊,看着各种新鲜的水果,还有鲜榨的果汁,口水直流,因为快到国庆了,所以路边也是齐刷刷的都挂着国旗。
穿过水果一条街,就到了夜市了,这里地方不大,一个四方的小空地上规矩的摆着很多摊位,各种特色美食应有尽有,和库车的夜市类似,只不过这里地方不大,人很多,所以显得很热闹,而且喀什本身也是一个旅游城市,所以这里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每个摊位吃点,走一圈就吃撑了,吃货一定不要错过这里。
第二天一早本想起来去艾提尕尔广场看礼拜的,但是因为前一天开车太累了,还是没起来。就睡醒了吃饱了去老城区。喀什市区里几个游客必到的景点,大清真寺,老城景区,高台民宿,香妃墓。
早上先去了高台民宿,只有到这里,才能从奇特的民居中真正感受到古老喀什的脉搏。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与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小巷,就像巨大的迷宫。
这里被中外游客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不巧的是刚好赶上里面维修禁止参观了,昨天在茶馆遇到的一位来旅游的姐姐,她去的时候私自给了看门人10块钱,就让她进去参观了一下,但是我们没有得到这个机会,于是就围着民宿周围转了一圈,确实很独特的建筑群,就像一个个魔方堆在了一起一样,其实从这些层层叠叠的建筑就能看出,他们对待家园的依恋之情。
在高台民宿对面就是喀什老城景区,说是景区收费,但是没找到售票的地方,游人自由出入,所以我们也没花钱。这里的房屋虽然能看到一些现代改造的痕迹,但是进入老城区里面还是有很多房屋依然保持着千年不变的风格的。
喀什老城内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一座座融合了汉唐、古罗马和维族风格的建筑,非常有特色。
可能不是旅游旺季,所以游客不多,可以悠闲的在迷宫一样的街道上闲逛,路上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维族儿童,互相追逐打闹,还有光着屁股的小孩也跟着他们到处跑,我觉得他们虽然生活条件落后,但是他们一定比天天住在楼房里玩手机的孩子的童年,拥有更多的快乐。
我买了一些棒棒糖,送给他们,孩子们很可爱,有的很羞涩不好意思拿,有的很开放,直接上手里抢,而且给了几个之后,就会突然从四面八方跑出来一群小孩跟着你,我看糖已经不够分了,赶紧溜之大吉。
这里的房子虽然古老,但是每一栋都很精致,特别是每家每户的们,都是不同颜色的,土黄色的墙和红色,蓝色,白色的门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非常漂亮,而且墙壁上,门窗上都有精致的花纹,非常有民族特色。在这里慢悠悠的闲逛了两三个小时,还是有点意犹未尽。
出来玩,都有一个心态,有些景点本身对你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总觉得大老远来了,不去看看就会觉得有点遗憾,所以我们最后去了香妃墓,但也没进去,就在外面看了一眼,其实我对各种以墓地做为景区的地方都不是特别感兴趣。
在北京生活了9年,都没有去过十三陵,总觉得去墓地游玩感觉怪怪的。而且这里其实并不是香妃真正的墓地,而是香妃家族的墓地,因为香妃出名了,所以游客习惯叫香妃墓,当地人叫这里阿帕霍加墓,是一大家族五代72人的陵墓群,香妃墓只是其中之一。
而且据说香妃成了乾隆的爱妃后,最后死于京城,她的真身葬在河北清东陵,这里的香妃墓只是她的衣冠冢。但也有说这里的习俗是女人死后尸体要运回家乡,当年香妃去世后,从北京到喀什,由人抬运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其实传说无论真假,多了解点,也是给旅行增加一些趣味,也就不必深究了。
——未完待续——
明日更新
《世界海拔最高的边防哨所-红其拉甫》
长按打赏,感谢支持
卷毛佟
独立手机摄影讲师
中国图库签约摄影师
热爱生活并努力实践的“生活玩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