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明明做过明朝皇帝,为何不能葬进皇家帝陵?在这里,皇家帝陵特指昌平天寿山麓的十三陵,之前不算,从明成祖朱棣开始,事实上只有朱祁钰没有葬入十三陵陵区。这是因为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基于新仇旧恨的私心自用。
朱祁钰也就是明代宗,生母本是获罪之人按道理朱祁钰是没有可能坐上皇位的,但他却有一个玩命作死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当朝时候宠信大太监王振,受其蛊惑御驾亲征瓦刺谁知大败,不慎被俘虏,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一场战役把皇帝整丢了,一时间朝野大乱。
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于谦极力推举朱祁钰继承大统,朱祁钰百般推辞不过只好登基。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瓦刺本想利用朱祁镇从明朝那里讨些好处。谁曾想人家皇帝都选出来了,一下子朱祁镇贬值了,搁在手里还要管吃管喝,太不划算。没办法做个顺水人情送他回去吧!朱祁钰呢?本来对皇位不感冒,谁知这一做了上去根本停不下来,喜欢上了。朱祁镇回来了那只能是太上皇,被朱祁钰囚禁起来了。
这一囚就是七年,可把朱祁镇气坏了。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朱祁镇虽然比朱祁钰年长,但身体好。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大臣石亨见势促成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再一次登基,这下可要好好清算下旧账了。朱祁钰被贬为郕王,夺门之变以后的一个月,朱祁钰死了,死因大家可以自行脑补。弟弟朱祁钰死了以后,哥哥朱祁镇还不解恨,不承认弟弟皇帝的身份葬皇陵,仍然以亲王的规格下葬,并给了一个秦朝以后年最差的谥号,戾。
作为英宗之子,朱见深要编一些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的说法回护朱祁镇,但最终肯定了朱祁钰戡难保邦、奠安宗社的功绩,恢复了他的皇帝身份,重颁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虽然比明朝皇帝惯例的16字谥号要缩水很多,但相比戾,天差地别。朱见深曾经被朱祁钰由太子贬为沂王,差点丧失继承人的地位,他能够如此作为,既是代表父亲和自己与朱祁钰和解,也是顺应人心,从化解个人的心结做出正确的选择,确实不容易。这就是明代宗朱祁钰没有葬进皇陵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皇权能让一个人变得扭曲,能让亲兄弟反目成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