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夏天的酷热是个头疼的问题。
喜欢自驾出行的朋友,可能需要选择一个有山有水,轻松休闲的徒步环穿路线。因为环穿路线,更方便自驾出行。停下车徒步爬山,下了山就可以开车回家。
香屯村环穿,就是这样一条路线。
路线数据:
全程6.6公里
累计上升:米
累计下降:米
海拔最低:米
最高:米
香屯村是北京最美乡村之一,“千亩板栗之乡”。村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掩映,泉水潺潺。
香屯村人口较少,只有24户66人,年轻人都在外面,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年人。所以平时来在村里转悠是很少见到人的,特别的安静。这次去香屯因为村口有防疫卡口,所以村口有一帮村民,难得见到了这么多人。
村子虽然人少,但十分干净,错落有致,村中的古井、石磨、石碾一直保存完好,村中还有上千株百年古树。村子后面大庄科段长城蜿蜒起伏,全长米,如巨龙一般。13座空心敌楼虎踞其上,虽经修缮,但依然透出深深的历史沧桑感。
悠静的香屯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京城的繁华,只有清幽宜人的环境,给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觉。农家院管理很规范,可以放心消费。山里盛产几十种野菜,到此可尝尝。
网上资料说此处民风淳朴,我想应该是吧!
只是,此次去香屯,发现村口设卡的村民大哥说话十分蛮横,本来说的都是有理的事,但态度不是一般的强硬。
我们是6月7日去的香屯,正好是村里撤卡的第一天,因为北京风险等级降至三级了,所以防疫措施逐渐有所放松。虽然不设卡了,村口依然聚集了七八个村民。负责管理停车位的两位大哥,相当的神气,指手画脚之间颇有指点江山之雄风。
赶紧笑脸相迎,按照大哥们指点来做,也必须这么做,哪敢得罪大哥们啊,这在人家的地盘上。
联想到防疫期间各小区保安们的态度,大哥们的作为也很正常。只是疫情一旦过去,这帮设卡大哥和各小区的保安兄弟们不知道会不会有失落感。
我等众生,万不可与之计较,这些活还得他们来做,横一点就让他横一点吧。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这两天北京突然新增几十例病例,形势又陡然紧张,卡口收紧,撤了的又建起来。各位大哥和保安兄弟又可以抖擞一番了,大家辛苦了!
跑题了,赶紧拉回来。
常规香屯穿越路线,往往是从香屯—水泉沟之间的穿越。但这样穿越自驾的朋友就极为不便,毕竟两个地方隔了一段路,而且村里没有公交车,到起点取车也不方便。所以设计成香屯村环穿,这样便于自驾出行的朋友,而且路线长短可调,强度大小可调,大夏天的,走走休闲轻松路线,还能烧烤。
无论是往水泉沟穿越,还是香屯环穿,强度都不大,景色确实非常好,一路有峡谷、野长城、各种野生和种植的果树,一路清泉飞瀑,风景如画,别有洞天。
下面介绍香屯环穿的行程:
北京出发,约50公里到达香屯。此处要注意,导航香屯村会有两个,一个是昌平香屯村,一个是延庆香屯村。我们要去的进延庆大庄科乡香屯村。
虽说是延庆的地盘,但其实并不远。过了昌平就到了。沿昌赤路前行,过十三陵,开始进入山道,一路的小弯道,非常适合新手们来练练车。当年我就一个人开着车过来专门练过弯道。
到解字石村这个路口(见上两图),向右就到香屯村了。以前有发这个路线的大巴队,大巴车进不去,只能停这个路口,再走到香屯村还有挺远的一段路。现在这条路修好了,能往里走到接近香屯村的位置。不过要开到香屯村不知道行不行,我没开过大车,不好判断。这次我们有一台17座的快客,直接开到村里了。
上图:香屯村村口
香屯村口标志建筑,就是这张图。一般户外队喜欢在这里拍合影,当然,我们这次也不可免俗地在此拍了合照。
从村口出发,沿村外小路前进,就进入了大云峡谷,今天天气很好,但有点热。进入峡谷以后,马上感觉不一样。峡谷之中,流水潺潺,树荫遮日,顿觉凉爽,且无爬升,行走不累。
山中泉清水冽,掬一捧来洗洗脸,汗气全消,顿觉清凉。我下午路过龙泉峪村的时候,灌了一壶农家院的自来水(泉水),喝了半壶,未见异常,可见当地的水质非常好。
上图:我们的童子军小领队小康康昂首阔步走在队伍前列。
走到峡谷尽头,却见一排铁栏杆,一堵院墙拦住去路,里面是黄花城水长城的景区。以前来的时候,我曾有翻墙而过的冲动,但最终没有付诸行动,对景区实在是兴趣不大。
左边有长城上山,这段因为山坡陡峭,长城崩塌的很厉害,直接从长城上山有点困难和风险。
走到这里,正碰到一队外国人由此下山,几个人小心翼翼地从城墙上蹭下来。其实长城边上有小路绕上去,我可不建议犯险。遂带领大家从长城边上的小路上山,绕过这段,爬上了长城。
因为长城一般沿山脊而建,到了长城上面,虽说大家都很兴奋,不停拍照。但长城上真是没遮没挡,很有些晒人。夏天去的朋友,要做好防晒。
怕在阳光下晒久中暑,我张罗大家抓紧前行。我们并不走完这段长城,走一段后,便下山到黑龙潭,一旦开始下山,就有树荫了,不会再硬晒太阳。当然,如果喜欢爬长城的朋友,可以不必下山,直接沿长城走过去就行。
长城上灌木很多,这是一段明长城,为砖石结构,保存较为完好。这种原始风貌的长城更有历史沧桑感,从长城上能看到岁月的痕迹,能看到雪雨风霜的印记,更能让人遥想那些金戈铁马的年代,戍边将士的日常生活场景。
长城有几个路段较陡,走起来有点吃力,加上天热,人有点喘。到了敌楼,大家就休息一会,因为敌楼可以挡住阳光,山风吹过,感觉很是凉爽。刚刚被烈日暴虐过我,找个背人的地方,解开扣子,让山风吹过胸膛。大热天爬长城,真是不容易啊。好在坐了一会,就凉快了。北方区别于南方的就是这点,无论是阳光多烈,只要能找到一个挡住阳光的地方,轻风一吹,就会有凉爽的感觉。
部分队友因为疫情在家宅太久不曾运动,加上天气炎热,走到下山到黑龙潭的节点时,有一半的队友下撤回香屯村了,这也是走的一个小环线。我带另一半继续下山到黑龙潭。
下到峡谷,来到了黑龙潭。沿着一路溪流向西出发,中间需要爬石头,走斜石壁,慢点过,没什么难度。只是要尽量沿着明显的道路来走,不要轻易走没人走过的地方,峡谷生态不错,蛇也比较多,安全为上。这次队友“欢乐到忧伤”就拍下了一条蛇的照片,我出门对这玩意有点忌讳,所以就没留存这张照片。
上图:时不时需要跳跳石头,要注意别崴脚。
上图:山谷行走不热,因为有荫凉。
上图:这是一个斜面石壁,不注意的话可能会滑下去。
上图:路上的石头有些是活动的,走的时候要小心。
上图:山谷风景秀美,环境宜人。
走到这个大桥地标的时候是一个分界点。继续前行,就走到水泉沟并出山了。但因为这次带的多是自驾队友,计划的环线穿越,就需要从这里上山,回到香屯。
有个小问题,我没有走过这段路。路上遇到京宇自驾的领队牛哥,跟我说了路线。我打开六只脚,看了下地图,心里有了底。就带领大家从这里上山了。
因为我说没走过这段路,还故意吓唬了下队员。有一二个第一次跟队的队员表示十分担心,总想去询问山民,被我拦住了。就让她们担心着吧。
从大桥上来,走一公里的样子,就到了龙泉峪村。这个村环境不逊香屯,只是受疫情影响,农家乐还没开始营业,我们在路边农家乐休息了一会,跟农家乐的大姐聊了半天。我这次出来带了一个一升水壶的备用水,我把水倒了,接上农家乐的自来水(泉水),路上喝了小半壶,感觉不错。剩下的半壶回到家烧开了泡了茶。
龙泉峪村出来上山,又回到长城上。这段都是石头城,明显修缮过了。越过长城很快就到了香屯。第一次知道从香屯走这边上长城这么近啊。
到了农家院,先下撤的队友们已经把烤串准备好了,烧烤啤酒可以整起来了!
香屯这条环穿路线轻松休闲,适合自驾,适合亲子户外。峡谷走一圈令人心旷神怡。即便是不徒步,下来村里转转,山里走走,农家院再吃一口,这一天也是怡然自得,乐尽而归。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亲自体验一下。如果面要路线轨迹,可以联系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