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上世纪50年代,考古人员在发掘十三陵时,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9/2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pf.39.net/xwdt/171128/5882648.html

中国古人相信阴阳、八卦、风水的演变,古代帝王特别重视周易风水理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皇家陵墓的设计。帝陵所在地往往是风水极佳的地方,墓室内的布局和机关都经过精心安排,既要与墓主人的身份相匹配,又要保护主人的棺木和随葬品。

盗墓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分为不同的流派,有严格的规矩来保证自身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揭开明朝皇帝的神秘面纱,我国决定主动发掘十三陵,但这一考古行动却成为后来定陵的奇案。

其实在当年的考古现场,有一位老人说定陵的危险,这位老人说了什么?当时的人为什么不听老人的话呢?

建国之初,中国的官方考古发展缓慢,自年第一次官方考古因战乱中断后,官方考古直到年才由北京市副市长郭沫若等人再次提出,但由于考古技术并不成熟,因此该建议遭到反对,后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申遗才最终通过。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成立了以赵其昌为组长、夏乃为技术指导、赵同海为掘墓人的长岭掘土委员会。

考古队首先选定了长陵的墓址,其中埋葬着永乐皇帝朱棣,而该墓的建造周期为7年,按照建造时间来看,很可能是一座有价值的墓葬,但遗憾的是,考古队在现场调查时没有发现长陵的墓口,无法对其进行发掘。

墓主人是朱棣宗的儿子朱高炽,他当皇帝才10个月。这座墓葬的发掘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其布局和随葬品也比较简单,没有太大的考古价值。

后来,选定的永陵和思陵也因种种原因被忽略,最后,考古队经过一番周折,最终敲定发掘神宗所葬的定陵。

其实,早前考古队决定发掘长陵时,就遇到了奇怪的事情,先是连续几天没有找到墓口,后来又碰上了两个月的大雨,还遇到了奇怪的疯狂村民。

当地村民将这些异常现象与外来考古队联系在一起,认为是与皇陵相撞酿成了这场灾难,于是对考古队进行阻挠,不让他们继续发掘,考古队几经波折无奈选择了定陵。

鉴于之前长陵考古的诡异,考古队请了一位神秘老人到定陵考古现场。这位擅长周易八卦的老人,在查阅了一本古老的家谱之后,得出了占卜的结论,丁灵推断出隐藏在金刚墙后面的生死河是极其危险的,只有八字和墓主相合的人才能安全通过,其他人一旦进去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老人反复强调,考古队不能强行打开墓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人过去几千年来一直有敬畏鬼神祖先之说,老人的话让考古队陷入了一种压抑的气氛中,但这支考古队中的大部分人都经历了革命的洗礼,并崇尚无神论,郭沫若等人用无神论思想否定了老人的猜测,打破了压抑的气氛,大家再次全力以赴进行挖掘。

考古队通过地道口进入墓室,看到了金刚墙,谁料队员们刚拆下一块砖的墙体,从缝隙中冒出一股黑烟,夹杂着腐肉和水银的刺鼻气味,让队员们想到了老人口中的生死河,队伍中发生了骚动,所幸后续没有其他事情。

大家意识到这可能只是墓葬的一种防盗机制,考古队很快冷静下来,继续进行考古作业。

通过金刚墙进入墓室后,考古队员兴奋地发现,这的确是一座大墓,面积达平方米,地宫中还有大量珍贵的随葬品。正当考古队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件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霹雳直接击中了守墓的石狮子,而这一次也导致了两名队员的死亡。考古队里的每个人都陷入了恐慌。

但这件事并不能阻止整个考古行动,考古队仍在继续挖掘。当时团队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发掘不规范,导致大量文物受损,如刚进入墓室时没有先进的覆盖措施,大量珍贵文物在出土后迅速氧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些行为导致考古界不满,反对声越来越大,最后中央政府宣布停止考古行动,今后也不会主动发掘古墓。

然而,这件事还远没有结束,与古墓相连的人,无一幸免。一对老夫妻捡到考古队丢弃的棺木,想做两副棺木自用,但棺木做好后,夫妻俩先后去世。一对捡到棺材的年轻夫妇,想砸柜子回家用,不顾附近村民的劝阻,执意要用,柜子被砸后,4个孩子被闷死在柜子里。

考古学家不是死了就是疯了。定陵考古就像是围绕在这些人身边的诅咒,一切似乎真如那个神秘诡异的老人所说,是金刚墙默默守护着皇陵的生死河。

定陵考古的一系列诡异,至今没有人能说出真正的原因,但这件事却成为考古界每个人的教训,国家从此不再积极发掘古墓,只提倡抢救性发掘和保护性发掘。

笔者认为,鬼神之说不能全信,但也应该尊重,只要不影响现代社会的秩序,就应该尽量尊重和保护老祖宗留下的经验理论。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相信无神论,但以目前的科学水平,我们无法解释鬼神之说是否真实。

我们应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我们的祖先有无数的奇思妙想是我们无法实现的,《周易风水》一书说了他的道理在里面,却被一些人用来作为封建迷信的借口。我们要珍惜这份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认真研究和探索其中的奥秘,并尝试将其运用到现代生活中,造福现代人。其次,从定陵考古的教训来看,我们不能过于轻率地去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即使是今天的考古界,也不能保证文物出土后不会被氧化、损坏,更何况是在年。

要循序渐进,在确保准备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才能开展相应的考古作业,不打无准备之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