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介绍 >> 正文 >> 正文

文摘默续十三陵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9/17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m.39.net/disease/a_6055951.html

明朝前后历年,共有16个皇帝。16位皇帝有13位葬在十三陵,其他三位,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代宗朱祁钰葬在西山,建文帝朱允不知所终。

我去游十三陵时,正值初夏近午。几分炽热的阳光直泻在透兰的天空,,鼻息里充盈了松柏、树木、花草积蓄了一冬一春灿然从根根茎茎、枝枝叶叶丽释放出来的清香。四望,河滩山峁、村舍人家沉浸于灿烂明丽的阳光之下,风中响着的柔柔的羊咩声和淙淙的流水音。陵园的柏树很绿,野菊花淡黄一片,偶有风从耳边吹过,宛如一种岁月的追述。树叶闪动之时,见极繁复的斗拱,层层斜出,承托若飞檐翼,真美!

漫步在40余平方公里的陵园,悠忽便会有一两片树叶落在脚下,仿佛掉下来的是“蟋蟀皇帝宣宗”的一则趣话,诱惑他的一帧画,或许还是神宗的一幅墨宝,也或是一则孝宗“狸猫换太子”的传说。在神路卖水果的老人们的篮子里,同时就装着某一位皇帝、某一位皇后或某一位殉葬皇妃的民间故事,你买水果的同时,许就买得了一则珍贵的历史上从未记载过的逸闻趣事。在苍松翠柏浓荫覆盖下长大的子民们,不知为什麽在灵魂的沟壕里掩着这样深的皇帝情节?不知为什麽在他们的大脑里总把自己看成是皇亲国戚的一族?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守陵人吗?一种不能割断的文化的哺育和福泽恐怕是永远鲜活的精神宗教。

感谢那位江西籍的风水术士廖均卿,他自具眼光,相中了这片“吉壤”——陵区四面环山,背后燕山山脉颜面,如奔腾巨龙,中部川原开阔,水流曲折交错,山峦映带、碧草萋萋,枝柯蔽空、浓荫匝地,可谓山川淑气,钟灵毓秀。十三陵分布在东、西、北三面山麓上,像极高明的围棋手布下的十三枚棋子,达到了天造地设、天人合一的极美境界。

十三陵的选定布局,显示了朱棣不拘一格、依山抱水、顺乎自然的理念。数百年前的一位皇帝对自然环境的实践和认识让后人为之刮目。当然也要感谢清朝雍正帝和乾隆帝二位,他们不但不捣毁明陵,还下令保护、修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举动,对前朝和对自然的充分的雅量、大度、开明和自信。

我离去时却抖落不掉肩上的一抹斜阳,正像历史抖不掉晚明的凄景。回望陵园,几分辉煌,几分颓败,有的换上“新装”,有的“故衣”依旧,我庆幸十三座陵未被一概披上“新衣”,这倒不是怀旧,从历史角度讲,荒凉颓废更能唤起美感,沉重的美感,悲壮的美感。历史的价值,在于真实;古迹的价值,在于能证明历史;人为地抹去岁月的刻痕,其历史信息就不能真实传递了。辞别十三陵晚风送我归去。明朝在背后。现代化的昌平城华灯初上,远天好灿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