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好臭……”“嘘——不要多嘴,快走!”年,明皇宫旧墙边上散发着一股臭味,路过的宫女纷纷捂住鼻子,没有人敢多管闲事。这臭味是从一副棺椁里散发出来的,这里面装的是王恭妃的遗体,已经在这里搁置了10个月,在这夏季发出让人难以忍受的臭味。直到年后,它被后人重新打开,惊艳了世界。
其实这也算是明朝的一道伤疤,王恭妃的经历实在是坎坷艰难,令人惋惜。
王恭妃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后妃,出生于嘉靖四十四年,父亲是正六品官位,年通过选秀进宫,在慈宁宫服侍李太后。在入宫后的第三年她遇到了皇帝。
那天万历帝喝醉了,在慈宁宫偶遇了王恭妃,在酒精的蛊惑下,面对样貌清秀的王恭妃,皇帝宠幸了她。但是万历帝并没有想对她负责,并没有让内侍局将这一晚上记录下来。
但是王恭妃怀孕了,在深宫中,一个宫女莫名其妙大了肚子,这肯定是要查清楚的。李太后叫来王恭妃,仔细询问,这才知道她肚子里怀的是她的孙子。
李太后喊来万历帝,问他是否宠幸了一位宫女,万历帝当然是摇头不承认。见此李太后让王恭妃与皇帝当面对质,看到大着肚子的王恭妃,万历帝再想抵赖也是不行了。
在太后的劝说下,皇帝纵是万般不愿,也不得不给王恭妃一个名分。
万历十年六月十六,万历帝下旨册封王氏为恭妃。同年八月,王恭妃生下了长子朱常洛。两年后,王恭妃又诞下了皇四女。
王恭妃生下一儿一女,儿子还是皇长子,按理说,母凭子贵,她在宫中的地位应该不低,但是恰恰相反,她过得并不好。因为她不受皇帝宠爱,甚至是不待见。
万历帝最宠爱的是郑贵妃,对郑贵妃近乎是专宠。而王恭妃因为生下了皇长子被郑贵妃视为眼中钉。
皇帝厌恶她,冷落她,郑贵妃针对她,她在宫中受尽苦楚。身为妃子,各方面的待遇还不如一个宫女,被各种手段排挤和虐待。即使后来晋升为皇贵妃,她的处境也没有得到改善。
就这样过了十余年,朝中一直在为立太子而争论。万历帝想立郑贵妃所出的皇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太后与群臣坚决不同意。自古立太子都是立嫡立长,皇后没有所出,按照祖制,本就该立身为皇长子的朱常洛为太子。
皇帝宠爱郑贵妃,爱屋及乌,于是在朝中据理力争,坚持要立庶子朱常洵为太子,理由是皇长子的生母是宫女。
太后怒斥皇帝:“不要忘记,你也是宫女所出!”是的,当年的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后来才被晋升,最终成为太后。万历帝被逼无奈,只得册立朱常洵为太子。
年。朱常洵成为太子,但是从此他被迫与母亲分离,王恭妃被幽禁在景阳宫,不得与儿子相见。
年,王恭妃染病即将去世,这时万历帝才允许他们母子相见。临死前的王恭妃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只不过能再见儿子一面,她已经十分满足。年10月18日,王恭妃去世。
生前遭受虐待,就连死后也不得安宁。在王恭妃去世后,狠心的万历帝迟迟不肯将她好好安葬。他下令将她的棺椁随意放置在皇宫的旧墙根下,足足放了十个月。待到八月份,正是暑气旺盛的时候,棺椁散发出阵阵恶臭味,路过的人纷纷掩鼻而过。
大臣们几次上书请求安葬王恭妃,表示其儿子是太子,应当以太子生母的规格办理。可是万历帝不听,最终还是以前朝未生育的沈皇贵妃的礼仪办理了。
万历四十年七月十七,王恭妃被安葬在明十三陵区东井左侧的平冈地,谥号为“温肃端敬纯懿皇贵妃”,其随葬品非常少并且简陋。
直到年后,年,以明史研究员吴晗、考古学家郭沫若为首的考古队对定陵进行挖掘,这座棺椁才被发现。最可惜的是,当时的考古经验不足,万历帝和王恭妃的棺材被严重损坏,都没保存下来。
王恭妃这一生可谓是历经磨难,到死也没有得到善终。十三岁入宫,明明是皇帝醉酒强行宠幸,却对她厌恶至极,导致她悲惨的一生。身为太子生母,却受尽虐待,被幽禁深宫,过着谁都能踩一脚的生活,还不能与儿子相见。就连死后,不能及时安葬,尸身在大伏天里腐烂,被虫子啃食,即使被安葬,规格也实在匹配不上身份。
三十多年的深宫生活,可悲可叹!只能说万历帝狠心,这样对待一个无辜女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49.html